|
次韻張芻諫議宴集 / 作者:蘇轍 |
淮陽臥閣生清風,梁園坐嘯囹圄空。
不知何術解髖髀,但覺羈客忘樊籠。
樽罍灑落談笑地,塵埃脫去文書藂。
清心漸欲無一事,少年空記揮千鍾。
近傳移鎮股肱郡,復恐入覲明光宮。
人生聚散不可料,一杯相屬時方冬。
浮陽似欲作飛霰,想見觀闕瓊花中。
孝王會集猶可繼,莫嫌作賦無枚翁。
|
|
次韻張芻諫議宴集解釋:
《次韻張芻諫議宴集》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淮陽臥閣生清風,
梁園坐嘯囹圄空。
不知何術解髖髀,
但覺羈客忘樊籠。
譯文:
淮陽臥在閣樓中,吹來清風,
梁園里坐著吟詠,監獄卻是空蕩蕩的。
不知道是何種方法解開腿腳的束縛,
只覺得作為囚徒的客人忘卻了牢籠的存在。
詩意:
這首詩是蘇轍在張芻諫議宴集上的次韻作品。詩人以自己的身份為羈客,表達了對自由的向往和對世俗桎梏的厭倦。他在淮陽的閣樓上感受到清風的吹拂,坐在梁園中高聲吟唱,宛如忘卻了監獄的牢籠。詩人借此抒發了對束縛的不滿,渴望解脫自由的渴望。
賞析:
這首詩以蘇轍自己的親身經歷為背景,通過描繪淮陽閣樓中的清風和梁園中的吟詠,表達了對自由的向往和對束縛的厭倦之情。詩人不知何種方法可以解開腿腳的束縛,但他卻感覺自己作為羈客已經忘卻了牢籠的存在,內心的自由逐漸超越了外部的囚禁。他灑落了酒杯,敞開了談笑之地,脫去了塵埃,擺脫了文書的束縛。他的內心漸漸地清凈起來,渴望遠離世俗的紛擾。然而,詩人仍然記得年輕時的豪情壯志,揮舞千鐘的場景。他近來傳聞自己將被調往鎮股肱郡,但他又擔心自己會被召見到明光宮。他明白人生的聚散無法預料,只有當他與友人共享一杯時,才能感受到真正的溫暖和歡樂。最后,詩人想象浮陽似乎要變成飛雪,希望能夠看到觀闕上的瓊花盛開。他認為只有孝王會集的場合才能繼續這樣的美好時光,他不愿意因為沒有如枚翁那樣的才華而被人嫌棄。
整首詩通過對自由和束縛的對比,展現了詩人內心的掙扎和追求。他渴望擺脫外界的桎梏,追求內心的寧靜和自由。詩中運用了許多意象和修辭手法,如清風、樊籠、羈客、文書等,通過這些形象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自由和人生意義的思考和追尋。這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