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子瞻濠州七絕其七浮山洞 / 作者:蘇轍 |
洞府元依水面開,秋潮每到洞門回。
幽人燕坐門前石,長看長淮船去來。
|
|
和子瞻濠州七絕其七浮山洞解釋:
《和子瞻濠州七絕其七浮山洞》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七絕。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洞府元依水面開,
秋潮每到洞門回。
幽人燕坐門前石,
長看長淮船去來。
詩意:
這首詩以浮山洞為背景,描繪了洞府的景色和其中的幽靜生活。洞府依托在水面上,洞門隨著秋潮的來回開合。洞前有一塊石頭,幽居的人常常坐在上面,長久地觀賞著長淮河上來往的船只。
賞析:
該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勾勒出了浮山洞的景致和其中的幽情。洞府依水而建,與周圍的自然環境相依相存,形成一幅和諧的畫面。秋潮的漲落使得洞門時開時合,給人以變幻的感覺,也增添了一絲神秘的色彩。
詩中提到的幽人,坐在門前的石頭上,觀賞著長淮河上的船只來來往往。這幽人可能是詩人自己,也可以理解為洞府中的隱士或游人。他靜靜地坐在石頭上,長時間地凝望著船只的行駛,仿佛沉浸在寧靜的境界中。這種寧靜與歲月流轉的景象形成鮮明的對比,凸顯了幽人的淡泊和超脫情懷。
整首詩以簡約的筆觸,勾勒出了洞府的景色和其中的人物。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寧靜生活的向往和對自然變化的敏感。詩中的意象鮮明、形象生動,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空間,展示了蘇轍獨特的詩歌才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