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將歸二首 / 作者:蘇轍 |
為客不滿歲,還家見兩孫。
遙知臨竹戶,相對引瓢樽。
老罷那嫌瘦,心寬尚喜存。
風波隨處有,何幸免驚奔。
|
|
將歸二首解釋:
《將歸二首》
將歸不滿歲,
還家見兩孫。
遙知臨竹戶,
相對引瓢樽。
老罷那嫌瘦,
心寬尚喜存。
風波隨處有,
何幸免驚奔。
中文譯文:
將要回家,不滿一年,
回到家中見到兩個孫子。
遠遠地看見竹門前,
相對坐下,引起酒瓢。
年老了,不再嫌棄瘦弱,
寬心地歡喜存在。
風波隨處都有,
幸運地免去驚奔。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文學家蘇轍的作品,描述了他將要回家,不滿一年的時間,回到家中見到兩個孫子的情景。詩中表達了作者對家庭的思念和對家庭溫暖的向往。
詩的前兩句描繪了作者將要回家,回到家中見到兩個孫子的場景。"將歸不滿歲,還家見兩孫"表達了作者回家的喜悅和對家庭的渴望。
接下來的兩句"遙知臨竹戶,相對引瓢樽"描繪了作者回到家中,坐在竹門前與家人共飲的情景。這里的"臨竹戶"是指坐在竹門前,"引瓢樽"表示互相倒酒。這種輕松愉快的氛圍表達了家庭團聚的溫馨和幸福。
最后兩句"老罷那嫌瘦,心寬尚喜存。風波隨處有,何幸免驚奔"表達了作者對年老的接受和對平淡生活的滿足。無論在哪里,都會遇到風波,但作者感到幸運的是能夠免去驚慌。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家庭的眷戀和對平凡生活的珍愛。通過描繪回家見到孫子、與家人共飲的場景,表達了家庭的溫暖和幸福,以及對安寧穩定生活的向往。詩中展現了對家庭和平靜生活的珍視,傳達了一種深情厚意和對人生的豁達態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