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李公麟山莊圖其九秘全庵 / 作者:蘇轍 |
世道自破碎,全理未嘗違。
溪山亦何有,永覺平日非。
|
|
題李公麟山莊圖其九秘全庵解釋:
《題李公麟山莊圖其九秘全庵》是宋代文人蘇轍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世道自破碎,全理未嘗違。
溪山亦何有,永覺平日非。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于當時社會混亂和個人境遇的思考和感慨。作者覺得世道已經崩壞,道德倫理遭到破壞,但他自己仍然堅守著正直的原則,從未違背過自己的理念。他認為即使身處山水之間,也無法擺脫社會的荒謬和不合理。作者意識到自己的平凡與日常生活的不盡如人意,希望能夠超越這種平凡,追求更高遠的境界。
賞析:
這首詩詞以雙句四行的形式表達了作者的思考和感慨。首句“世道自破碎,全理未嘗違”揭示了作者對于社會道德狀況的失望和不滿,他認為世道已經破碎,但自己依然堅守著全然的原則,沒有違背過。這表明了作者的堅定和正直,以及對于理想的追求。
接下來的兩句“溪山亦何有,永覺平日非”,通過對溪山的描繪,突顯了作者對于日常生活的不滿。溪山原本是人們向往的自然景觀,但在作者的描寫下,溪山也無法擺脫社會的荒謬和不合理。作者感到自己的平凡生活與日?,嵤伦屗a生了疲憊和不滿,他渴望超越平凡,追求更高尚的境界。
整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于社會和個人處境的不滿和追求,展現了他堅守正直原則的品質和對理想境界的向往。這種對社會和生活的思考和反思,體現了蘇轍作為一位文人的獨特情感和人生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