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李公麟山莊圖其十五觀音巖 / 作者:蘇轍 |
倚崖開翠屏,臨潭置苔石。
有所獨無人,君心得未得。
|
|
題李公麟山莊圖其十五觀音巖解釋:
《題李公麟山莊圖其十五觀音巖》是蘇軾(字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倚崖開翠屏,
臨潭置苔石。
有所獨無人,
君心得未得。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山莊景致,以及詩人在這個景致中的內心感受。詩人倚靠在山崖旁,開啟了一扇翠綠的屏風,俯瞰著一潭清水,石上覆蓋著苔蘚。在這個寧靜的環境中,詩人感到自己有一種獨特的體驗,但卻無人能夠理解。他表達了自己的內心感受,探討了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以及人們對于美的領悟能力的不同。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展現了蘇軾細膩的情感和對自然景色的獨到觀察。首句“倚崖開翠屏”,通過“崖”和“翠屏”的描繪,將詩人與山崖之間的關系展現出來,同時也呈現了一種遮蔽眼前景色的意象。接著,“臨潭置苔石”描述了詩人俯瞰潭水時,水邊的苔石點綴其中,給人以清新、寧靜的感覺。
下兩句“有所獨無人,君心得未得”則表達了詩人在這個環境中的獨特體驗和內心感受。詩人認為自己領悟到了一種美的境界,但卻無法與他人分享,因為這種體驗是非個人所得的,無法被他人理解和接受。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致的描繪,以及對個人體驗和他人認知之間的對比,探討了主觀感受與客觀認知之間的差異。它也表達了詩人對于個體獨特體驗的重視,以及對于真正理解美的能力的珍視。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深刻的語言,展示了蘇軾對于自然與人性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情感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