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瞻贈嶺上老人次韻代老人答 / 作者:蘇轍 |
嶺頭盧老一爐灰,長短根莖各自栽。
輕賤已消先世業,知君海上去仍回。
|
|
子瞻贈嶺上老人次韻代老人答解釋:
《子瞻贈嶺上老人次韻代老人答》是蘇轍所寫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嶺頭盧老一爐灰,
長短根莖各自栽。
輕賤已消先世業,
知君海上去仍回。
詩意:
這首詩詞是蘇轍向嶺上的老人子瞻贈詩,并得到代老人的回答。詩中描述了盧老人在山嶺上種植的一爐灰,指的是他辛勤勞作所得的財富。詩人把盧老人的身影與自然景物相結合,比喻他的功業和事業,表示他們各自栽種、培養,長短不一。
詩人以輕賤來形容自己,意味著他對傳統家族事業的輕視。他認為輕賤已經消解了他祖先的業績,他并不將這些傳統家族的成就看得太重。而他稱贊子瞻老人,表示他在海外求學、經商,雖然遠離家鄉,但他仍然回到原地,保持了對家族和傳統的關注。
賞析:
這首詩詞展示了詩人蘇轍對傳統家族事業的態度以及對子瞻老人的贊賞。詩人通過描繪盧老人的灰爐和各種栽種的根莖,表達了個體與家族、傳統之間的關系。詩人認為自己輕賤的態度已經消解了祖先的業績,暗示了他對傳統觀念的懷疑和對新事物的追求。
與此同時,詩人對子瞻老人的贊美也凸顯了一種傳統家族觀念的重要性。子瞻老人雖然離開家鄉,但他始終保持著對家族和傳統的關注與回歸,這種忠誠和情感使他在詩人心中得到了贊賞。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傳統家族事業和個體選擇之間的對比,反映了蘇轍對時代變遷和個人選擇的思考。同時,他也表達了對忠誠、傳統價值觀和家族紐帶的重視。這首詩詞既展示了作者對傳統的懷疑,又呈現了對忠誠和家族傳承的贊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