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王鞏九日同送劉莘老 / 作者:蘇轍 |
頭上黃花記別時,樽中淥酒慰清悲。
畫船牽挽故不發,紅粉留連未遽離。
小雨無端添別淚,遙山有意助顰眉。
十分酒盞従教勸,堆案文書自此辭。
|
|
次韻王鞏九日同送劉莘老解釋:
《次韻王鞏九日同送劉莘老》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頭上黃花記別時,
樽中濁酒慰清悲。
畫船牽挽故不發,
紅粉留連未遽離。
小雨無端添別淚,
遙山有意助顰眉。
十分酒盞從教勸,
堆案文書自此辭。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蘇轍與王鞏一同送別劉莘老的場景。蘇轍在離別之際,感慨萬分,通過描寫自己的情感與景物的對比,表達了別離之情與離情之思。
賞析:
首句"頭上黃花記別時",表達了蘇轍的心情。離別之際,他頭上戴著黃花作為別離的標記,黃花象征著離別之苦。接著,"樽中濁酒慰清悲",他在酒杯中傾注濁酒,以此來慰藉內心的清悲之情。
下一句"畫船牽挽故不發",描繪了蘇轍和劉莘老的舊時情誼。船已經牽了卻沒有離開,象征著他們之間的深厚情誼。"紅粉留連未遽離",指的是紅粉(女子)尚未匆匆離去,暗示離別并不徹底,還留有一些連續。
接下來,"小雨無端添別淚",小雨滴下,不知何故增添了離別的淚水,表達了蘇轍對別離的悲傷之情。"遙山有意助顰眉",遠山似乎有意增加了蘇轍眉頭的皺紋,表達了他的憂愁。
最后兩句"十分酒盞從教勸,堆案文書自此辭",表示他將酒杯再斟滿十分,以此勸慰自己,同時也意味著他要離開這堆案上的文書,表明他將告別官場生涯。
通過這首詩詞,蘇轍以細膩的情感描繪了離別的悲傷,同時展示了對友情和生活的思考。他通過景物的描繪和自身情感的表達,創造了一種凄婉而深沉的離別氛圍,使讀者對離別的情感產生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