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揚州五詠 蜀井〈在大明寺·〉 / 作者:蘇轍 |
信腳東游十二年,甘泉香稻憶歸田。
行逢蜀井恍如夢,試煮山茶意自便。
短綆不收容盥濯,紅泥仍許置清鮮。
早知鄉(xiāng)味勝為客,游宦何須更著鞭。
|
|
揚州五詠 蜀井〈在大明寺·〉解釋:
《揚州五詠 蜀井〈在大明寺·〉》是宋代蘇轍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信腳東游十二年,
甘泉香稻憶歸田。
行逢蜀井恍如夢,
試煮山茶意自便。
短綆不收容盥濯,
紅泥仍許置清鮮。
早知鄉(xiāng)味勝為客,
游宦何須更著鞭。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蘇轍東游十二年后回到家鄉(xiāng)揚州的情景。他在路上遇到了蜀井,一種泉水,讓他感到仿佛置身夢境。他試著用這泉水煮山茶,感受到了它的自然之意。他意味深長地提到,即使是短繩也不需要綁住這泉水,紅泥也不必污染它的清澈。他認為早就知道鄉(xiāng)土的味道勝過作為客人的滋味,所以游宦出行時又何必再趕路。
賞析:
這首詩以蘇轍自己的親身經歷為背景,抒發(fā)了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詩中的蜀井被描繪得神秘而夢幻,給人以超脫塵世的感覺。蘇轍在這里利用了對比手法,將蜀井的純凈與清新與塵世的短繩紅泥相對比,凸顯了他對自然的贊美和對家鄉(xiāng)的眷戀之情。最后兩句表達了蘇轍對歸鄉(xiāng)的歡喜,他認為鄉(xiāng)土的味道勝過外地的經歷,不再需要匆匆趕路。整首詩詞情感真摯,語言簡練,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對家鄉(xiāng)和平淡生活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