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揚州五詠 僧伽塔 / 作者:蘇轍 |
山頭孤塔閟真人,云是僧伽第二身。
處處金錢追晚供,家家蠶麥保新春。
欲求世外無心地,一掃胸中累劫塵。
方丈近聞延老宿,清朝留客語逡巡。
|
|
揚州五詠 僧伽塔解釋:
《揚州五詠 僧伽塔》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山頭孤塔閑真人,
云是僧伽第二身。
處處金錢追晚供,
家家蠶麥保新春。
欲求世外無心地,
一掃胸中累劫塵。
方丈近聞延老宿,
清朝留客語逡巡。
詩意:
這座孤塔矗立在山頭上,仿佛是一個隱居的真人。云朵像是僧伽的第二個身體。到處都有人用金錢追求晚年的供養,每家每戶都種桑養蠶、種麥子來保障新春的到來。詩人渴望在世外找到一片無憂無慮的心靈凈土,一掃胸中的塵垢和前世的煩惱。方丈近來聽說有老僧長年住宿,清晨有客人留連不去,他們交談著。
賞析:
這首詩詞以揚州的僧伽塔為題材,通過描繪塔和周圍的景物,展現了一種寧靜、淡泊的意境。詩中的孤塔寓意著僧伽的存在,云朵則象征僧伽的精神飄逸。詩人通過山頭孤塔和云的意象,表達了對世俗紛擾的厭倦和渴望追求心靈自由的愿望。
詩的后半部分描繪了人們追求物質財富與生活保障的景觀,金錢、蠶麥和新春等形象展示了塵世的喧囂和人們對物質利益的追逐。而詩人卻渴望擺脫人世的束縛,追求超脫塵世的境界,一掃胸中的塵垢和前世的煩惱。
最后兩句描述了方丈聽說了一位長年住宿的老僧,清晨客人留連不去,他們言談之間顯示了僧人的智慧和對修行的探索。這里也可以視為詩人對于僧伽塔中僧人智慧和清修境界的贊美。
整首詩通過對孤塔、云、金錢、蠶麥等形象的描繪,傳遞了詩人對于追求心靈自由和超脫塵世的向往,以及對于僧人的仰慕和對修行境界的贊美。同時,詩中余音悠揚,意境深遠,給人以靜心、閑適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