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其七蓼嶼 / 作者:蘇轍 |
風高蓮欲衰,霜重蓼初發。
會使此池中,秋芳未嘗歇。
|
|
和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其七蓼嶼解釋:
《和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其七蓼嶼》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風高蓮欲衰,
霜重蓼初發。
會使此池中,
秋芳未嘗歇。
譯文:
風勢強烈,蓮花近乎凋謝,
霜雪已降,蓼花初次綻放。
這座園池里,
秋花的芬芳從未停歇。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一個秋天的景象,描繪了蓼嶼上的花卉在風霜的影響下的變化。風勢變得強烈,蓮花即將凋謝,而蓼花則是在霜雪的覆蓋下初次綻放。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秋天的變幻和蓼嶼中秋花的堅韌與生命力。
賞析:
蘇轍以簡潔的語言傳達了秋天景色中的變幻之美。他通過對蓮花和蓼花的形容,展示了秋季自然界的變化。蓮花因為風勢強烈,漸漸接近凋謝的狀態,而蓼花則在霜雪的覆蓋下初次綻放,顯示出生命的勃發和堅韌不拔的品質。
詩中的"此池中"指的是文與可洋州園亭中的一個池塘,這個池塘中的秋花始終未歇,展現了花的韌性與生命力。整首詩以簡潔的形象描繪了秋季的景象,以及蓼嶼中花的堅韌與生命力的象征。
這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傳達了人與自然之間的聯系與共生。它展現了自然界中的變幻和生命力,同時也反映了人們對于生命的品質和堅韌不拔的追求。整體而言,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展示了秋天景色的美感,并通過花朵的形象傳遞了深層次的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