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還潁川 / 作者:蘇轍 |
昔賢仕不遇,避世游金馬。
嗟我獨何為,不容在田野。
欹區寄汝南,落泊反長社。
東西俱畏人,何適可安者。
故廬已荊榛,遺跡但松檟。
頹齡迫衰暮,舊物一已舍。
安能為妻孥,辛苦問田舍。
平生事瞿曇,心外知皆假。
歸休得溟渤,坐受百川瀉。
何人實造物,未聽相陶冶。
|
|
還潁川解釋:
《還潁川》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述了作者蘇轍遭遇挫折和迷茫的心境,表達了他對世俗功名的失望和對人生意義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昔賢仕不遇,避世游金馬。
往日的賢才沒有得到機遇,我選擇隱居在金馬山游玩。
嗟我獨何為,不容在田野。
唉,我獨自一人該何去何從,不被世俗所容于田野。
欹區寄汝南,落泊反長社。
傾訴心事寄托于汝南,卻反而落得孤獨漂泊。
東西俱畏人,何適可安者。
無論東西方都害怕人的紛擾,哪里才能找到寧靜的安身之地呢?
故廬已荊榛,遺跡但松槚。
故居已被荊棘覆蓋,只留下松樹的痕跡。
頹齡迫衰暮,舊物一已舍。
歲月推著老去,衰老臨近,舊物已經舍棄。
安能為妻孥,辛苦問田舍。
如何能為家庭而勞碌,辛苦地耕種農田。
平生事瞿曇,心外知皆假。
一生中的種種事情都是虛無縹緲的,心靈之外的一切都是虛幻的。
歸休得溟渤,坐受百川瀉。
回歸休息,享受溟渤之間,靜坐享受百川的奔流。
何人實造物,未聽相陶冶。
究竟有誰能真正創造事物,我還沒有聽到過相應的啟示。
詩詞的主題是作者在遭遇挫折和迷茫之時,對世俗功名的失望和對人生意義的思考。蘇轍在詩中表達了他對過去的辛勤努力沒有得到認可和回報的懊悔,他選擇隱居來逃避世俗的紛擾。然而,他發現無論在何處,都無法擺脫人事的困擾和紛爭,也無法找到真正的安寧。他對世間的名利和物質追求產生了懷疑,開始思考人生的真正價值所在。
詩中的景物描寫以及對自然的傾訴,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對安寧的渴望。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于造物主的思考,他對于人類的創造力和智慧產生了疑問,認為自己還沒有聽到真正的啟示和教誨。
整首詩以蘇轍獨特的語言表達了他深沉的思考和對人生意義的掙扎,展現了他對功名利祿的失望和對內心安寧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