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韻壽花堂 / 作者:蘇轍 |
石上菖蒲十二節,仙人服之好顏色。
根如蟠龍不可得,葉中開花誰復識。
夫子自少讀道書,年未五十嗜欲除。
河流通天非轆轤,下入金鼎融為珠。
一醉斗酒心自如,鬼物窺覘驚睢盱。
菖蒲花開壽之符,自發變黑顏如朱。
它年三茆訪君廬,拍手笑我言不虛。
|
|
李韻壽花堂解釋:
《李韻壽花堂》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石上菖蒲十二節,
仙人服之好顏色。
根如蟠龍不可得,
葉中開花誰復識。
夫子自少讀道書,
年未五十嗜欲除。
河流通天非轆轤,
下入金鼎融為珠。
一醉斗酒心自如,
鬼物窺覘驚睢盱。
菖蒲花開壽之符,
自發變黑顏如朱。
它年三茆訪君廬,
拍手笑我言不虛。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菖蒲花為主題,通過描繪菖蒲花的形態、變化和象征意義,表達了詩人對壽命和人生的思考。
首先,詩人描述了菖蒲花的特征。菖蒲花有十二個節,顏色美麗,被比喻為仙人所喜愛的服飾。它的根像蜿蜒的龍一樣無法得到,花中開放的那部分誰能夠認出。
接下來,詩人將菖蒲花與自己的人生進行了對比。詩人自幼就酷愛讀書,年紀還不到五十就追求摒除世俗欲望。他用比喻說河流通天并非通過輪軸的方式,而是下入金鼎,融化為珠寶。這里可以理解為詩人放眼于更高層次的追求,摒棄凡俗之物。
然后,詩人表現出自己豁達自如的心態。他酒后暢飲,心境自在,不為鬼怪所窺伺,也不為現實的瑣碎所驚擾。這種心態和態度使他能夠超脫塵世的紛擾。
最后,詩人將菖蒲花與壽命和人生的符號聯系起來。菖蒲花盛開時象征著壽命的延長,但在它自發變黑之后,顏色卻如朱砂一般。這里表達了詩人對生命短暫和壽命有限的思考。
整首詩描繪了菖蒲花的形態和變化,通過菖蒲花寓意的轉化,抒發了詩人對壽命、人生和追求的思考。詩中融入了對人生境遇和心態的抒發,表達了詩人超越塵世的心境和追求真理的態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