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遲赴登封丞 / 作者:蘇轍 |
昔我過嵩陽,秋高日重九。
晨邀同行客,共舉登高酒。
藤鞋生胼胝,一覽河山富。
封壇土消盡,中夜捫星斗。
下山雙足廢,欲上知難又。
回首煙云中,隱約見巖岫。
未老約來游,何意七十後。
吾兒性靜默,丞邑山路口。
秋暑山尚煩,冬雪山方瘦。
春山利游觀,安輿即迎父。
|
|
送遲赴登封丞解釋:
《送遲赴登封丞》是蘇轍所寫的一首詩詞,描繪了作者與朋友們在嵩陽山登高的情景,表達了對友人的送別和祝福之情。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昔我過嵩陽,秋高日重九。
晨邀同行客,共舉登高酒。
藤鞋生胼胝,一覽河山富。
封壇土消盡,中夜捫星斗。
下山雙足廢,欲上知難又。
回首煙云中,隱約見巖岫。
未老約來游,何意七十後。
吾兒性靜默,丞邑山路口。
秋暑山尚煩,冬雪山方瘦。
春山利游觀,安輿即迎父。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繪嵩陽山登高的情景為主線,表達了作者與同行者們的歡愉和對友人的送別。詩詞以優美的語言和自然的描寫展現了山水之美,同時也透露出作者對友情和人生的思考。
詩的開篇,“昔我過嵩陽,秋高日重九。”表達了作者曾經在嵩陽山的經歷,時值秋天,陽光明媚,正值重陽節。作者在清晨邀請同行的客人,一同舉杯登高,共享快樂。
“藤鞋生胼胝,一覽河山富。”這兩句描述了徒步登山的辛勞,藤鞋的磨損和生出的繭子。但辛勞之后,俯瞰河山的壯麗景色讓一切都變得值得。
“封壇土消盡,中夜捫星斗。”描繪了夜晚時作者與同行者們翻山越嶺的情景,以及仰望星空的感嘆。封壇土是指土封的酒壇,土被消耗殆盡意味著同行者們的努力和奮斗。
“下山雙足廢,欲上知難又。”表達了下山時雙腳疲憊不堪,但對再次攀登山峰的渴望。
“回首煙云中,隱約見巖岫。”此句表現了遠望時云霧繚繞、山峰隱約可見的景象,給人以神秘和遙遠的感覺。
“未老約來游,何意七十後。”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邀請,盡管暮年將至,仍然希望能夠再次相聚,共同游山玩樂。
“吾兒性靜默,丞邑山路口。”這兩句是對友人的稱呼,吾兒指的是友人的字輩,性靜默表示友人為人沉默寡言。丞邑是指友人所在的地方。
“秋暑山尚煩,冬雪山方瘦。”這兩句表達了秋季和夏季登山的不便之處,而冬天的雪景則使山峰顯得瘦削清瘦。
“春山利游觀,安輿即迎父。”這兩句贊頌了春天山中的美景,表示春天是最適合游覽觀賞山景的季節。安輿即迎父則是指作者準備好馬車,迎接父親一同游山。
整首詩詞以描繪山水和友情為主題,通過對登山過程的描寫以及對山景的贊美,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友情的珍視。同時,詩詞中也融入了對人生、時光和命運的思考,展現了作者對人生意義和存在的思考。整體氛圍平和寧靜,以自然景物為背景,以友情為情感紐帶,給人以寧靜、舒適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