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畫嘆 / 作者:蘇轍 |
武燕未遠嗟誰識,趙董紛紛枉得名。
已矣孫陳舊人物,至今但數漢公卿。
|
|
畫嘆解釋:
《畫嘆》是宋代文學家蘇轍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畫嘆》
武燕未遠嗟誰識,
趙董紛紛枉得名。
已矣孫陳舊人物,
至今但數漢公卿。
中文譯文:
畫中描繪的武燕尚未遠去,我感嘆誰能真正理解它,
趙董等人紛紛虛假地謀求名利。
已經過去了,孫陳等舊時的人物,
至今只能數漢朝的公卿。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蘇轍對于社會虛偽和歷史遺忘的感慨和嘆息。
首節寫道,畫中所描繪的武燕(可能是一幅畫中的景物)尚未遠去,作者感嘆誰能真正理解這幅畫所傳達的意境和情感。這里的武燕可以被理解為美好和純粹的事物,作者認為這種美好往往被人們忽視或無法真正理解。
第二節指出,趙董等人紛紛追逐名利,卻只是虛假地追求表面的光鮮。這里的趙董可以代表那些追逐權勢和利益的人,他們通過各種手段來獲取名聲和地位,但他們的名聲是虛假的,沒有真正的內涵和價值。
最后兩句則表達了作者對于舊時人物的遺忘的感嘆。孫陳可以被理解為歷史中的一些重要人物,而他們的功績和影響力已經被人們逐漸遺忘。至今,只有漢朝的公卿(指歷史上漢朝的高級官員)還被人們所記得和稱道。
整首詩詞通過對虛偽和歷史遺忘的揭示,表達了作者對于真實和價值的思考和追求。它反映了蘇轍對于時代風氣的不滿,同時也呼吁人們要珍惜真實和歷史的重要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