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子瞻竹(鼠卯) / 作者:蘇轍 |
野食不穿囷,溪飲不盜盎。
嗟(鼠卯)
獨何罪,膏血自為罔。
陰陽造百物,偏此愚不爽。
肥癡與瘦黠,稟受不相仿。
王孫處深谷,小若兒在襁。
超騰避彈射,將中還復往。
一朝受羈紲,冠帶相賓饗。
愚死智亦擒,臨食抵吾掌。
|
|
次韻子瞻竹(鼠卯)解釋:
詩詞:《次韻子瞻竹(鼠卯)》
譯文:
野外的食物不需要放在倉囷中儲存,溪水的飲用不需要偷別人的器皿。
唉,鼠卯(指老鼠年)自身何罪?卻被膏血所欺騙。
陰陽造化萬物,卻偏偏愚昧不明白。
肥胖的人和愚蠢的人,天生的稟賦不相同。
貴族子弟居于深谷之中,小兒卻在襁褓之中。
躍躍欲試、避開彈射,又再次回到原處。
一旦受到羈紲的束縛,高貴與卑微相互款待。
愚昧者死亡,智者也被捕獲,面對食物,處處受我掌控。
詩意:
這首詩以自然界中的鼠卯(老鼠年)為背景,表達了作者蘇轍對人類社會中的不公正和愚昧現象的思考。詩中通過對野食和溪水的描述,探討了人們追求物質財富和社會地位的執念,以及由此帶來的社會不公和個體的不平等。詩人認為,陰陽造化萬物,但人們卻由于自身的愚昧而無法理解宇宙的真相。他對于貴族子弟和普通人的描繪,凸顯了社會等級的差異,以及權力和地位對人們的影響。最后,詩人表達了對智者和愚者同樣受制于食物的控制的觀察,突顯了人類在物質欲望面前智慧和力量的相對無足輕重。
賞析:
《次韻子瞻竹(鼠卯)》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人類社會中的不公和愚昧現象,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比喻和對人物形象的刻畫,表達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思考和觸動。詩詞運用了對比和夸張的手法,如將野食和溪飲與囷和盎作對比,突出了人們追求物質財富和社會地位的不必要性。詩人通過對貴族子弟和普通人的對比,強調了社會等級的差距,并暗示了權力和地位對人們的束縛。最后兩句表達了人類智慧和力量相對于物質欲望的脆弱和無力,以及人們在食物面前的無奈。整首詩通過簡潔而深刻的語言,反映了蘇轍對社會現實的深思和對人性的思考,給人以啟示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