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王鞏見寄 / 作者:蘇轍 |
觸事如棋一一低,昏然一睡更何知。
賈生流落南遷后,陶令衰遲歸去時。
去住由人真水母,簞瓢粗足亦山雌。
年來未省談堯舜,一吷粗疏豈足吹。
|
|
次韻王鞏見寄解釋:
《次韻王鞏見寄》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觸事如棋一一低,
昏然一睡更何知。
賈生流落南遷后,
陶令衰遲歸去時。
去住由人真水母,
簞瓢粗足亦山雌。
年來未省談堯舜,
一吷粗疏豈足吹。
中文譯文:
遇到的事情如同下棋一樣失敗,
陷入昏沉的睡眠,更加不知所措。
賈生流落在南方,遷徙的歲月過去,
陶令的才華逐漸衰退,離去的時光。
去留取決于別人,真正的水母是由人為的,
簞瓢粗糙的器物也能代表山的雌性。
這些年來從未省察過討論堯舜的事情,
一篇粗疏的吟詠怎能足夠吹噓。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人生境遇和才華的描繪,反映出蘇轍對自身經歷和時代現實的思考。詩人以象征性的意象和隱喻,展示了自己的困惑與迷茫。
詩中的第一、二句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境遇的無奈和困頓之感。他將人生比作下棋,不斷受挫,然后陷入昏沉的睡眠,對未來一無所知。這種無力感和迷茫在詩中得到了生動的描繪。
接下來,詩人以賈生和陶令的形象,來表達自己對才華的反思。賈生和陶令都是古代文人,但他們的命運卻不盡相同。賈生流落南方,而陶令的才情漸漸衰退,離去的時光已經過去。這種對才華的衰退和失去的描述,也可以理解為詩人對自身才華逐漸凋零的憂慮。
最后兩句以水母和簞瓢的形象,表達了人生的無常和命運的不可掌控性。水母代表了去留由人的命運,簞瓢則象征著粗糙和平凡的生活。詩人認為,人生的去留和境遇是由他人決定的,而不是自己能夠左右的。他的才華或許像簞瓢一樣粗糙,無法與堯舜相提并論,因此不能夠引起他人的贊美和關注。
整首詩以簡練明了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內心的困惑和自我懷疑。通過對人生和才華的思考,詩人表達了對命運的無奈和對自身價值的質疑。這首詩詞在表達個人情感的同時,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在社會變遷和個人命運面前的無奈和迷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