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毛君經旬不用鞭撲 / 作者:蘇轍 |
共喜秋深酒未醇,官曹休暇不須旬。
政寬境內棠陰合,訟去庭中草色新。
不惜牛刀時一割。
已因鼷鼠發千鈞。
歲終誰為公書考,豈止江西第一人。
|
|
次韻毛君經旬不用鞭撲解釋:
《次韻毛君經旬不用鞭撲》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共喜秋深酒未醇,
官曹休暇不須旬。
政寬境內棠陰合,
訟去庭中草色新。
不惜牛刀時一割,
已因鼷鼠發千鈞。
歲終誰為公書考,
豈止江西第一人。
詩意:
這首詩詞以描繪秋天的景色和表達對官場生活的思考為主題。詩人蘇轍表達了對秋深的喜悅,但同時也提到了酒尚未醇美,意味著事物還未達到完美的狀態。他提到官員們不必勉強忙碌,可以休息較長的時間,不再受限于十天的輪休制度。政府寬容,國內的景色像棠樹的陰影一樣和諧,訴說著一片新的繁榮景象。舊的訴訟已經離去,庭中的青草也變得新鮮。詩人不怕犧牲,愿意一刀解決問題,因為已經有了重要的動力。詩人提到了年末誰會被考核他的公文,意味著他不僅僅是江西最出色的人物。
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轍對秋天景色和官場生活的感受。他通過對秋天的描繪,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渴望,但也暗示了一種不完美的狀態。他用官員休假的形象,批評了官場的繁忙和不必要的忙碌。同時,他描繪了政府寬容和國內的和諧景象,表達了對社會的期望和向往。他提到訴訟和庭審的消失,暗示了較為和平的社會環境。詩人表達了不怕犧牲的意愿,愿意采取果斷的行動解決問題。最后,他提到自己在年末是否會被考核,顯示了他的自信和對自己才能的認可。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社會現象的觀察和思考,展現了他對美好未來的向往和對自身價值的肯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