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子瞻題泗州監倉東軒二首 / 作者:蘇轍 |
肩輿裊裊渡浮梁,吏隱知君寄一倉。
十里遙看飛皂蓋,小軒相對有壺漿。
清霄往往投車轄,永日霏霏散篆香。
留滯淮南久仍樂,莫年何意復為郎。
萬斛塵飛日為霾,無心退食自成齋。
梅生紅粟初迎臘,魚躍銀刀正出淮。
臥病空看帆度磧,誦詩猶記雪填階。
夾河南北俱形勝,且借高城作兩崖。
|
|
次韻子瞻題泗州監倉東軒二首解釋:
《次韻子瞻題泗州監倉東軒二首》是宋代文學家蘇轍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肩輿裊裊渡浮梁,
吏隱知君寄一倉。
十里遙看飛皂蓋,
小軒相對有壺漿。
這首詩以泗州監倉東軒為背景,描繪了詩人蘇轍乘著肩輿渡過浮梁的景象。詩人稱自己為吏隱,表示自己隱藏身份,而監倉則寄托了他的志趣。他在輿車上遠遠地看見了飛奔的皂蓋馬車,同時他的小軒與對面的大軒相對,有著濃郁的酒香。
清霄往往投車轄,
永日霏霏散篆香。
留滯淮南久仍樂,
莫年何意復為郎。
詩人將車轄逐漸遠去與清晨的霞光相比,以此形容車轄的迅捷。他又提到了篆香的香氣,這是一種香料,表示他的環境非常宜人。盡管在淮南停留已久,但他仍然享受著這種生活,不愿意再做官僚。
萬斛塵飛日為霾,
無心退食自成齋。
梅生紅粟初迎臘,
魚躍銀刀正出淮。
詩中提到了塵土飛揚,使陽光變得朦朧,這形容了泥土和灰塵的揚起。詩人表示自己不再關心這些瑣事,退隱自在,以清心寡欲的生活作為齋戒。梅花開放,紅色的粟米初次迎接臘月的到來,而魚兒在銀刀般的陽光下躍出淮河。
臥病空看帆度磧,
誦詩猶記雪填階。
夾河南北俱形勝,
且借高城作兩崖。
詩人臥病在床,空望帆船穿過沙漠,表達了他對遠方的向往。即便如此,他仍然能夠背誦自己的詩篇,記得雪花覆蓋階梯的景象。他認為夾河南北的景色都很美麗,暫時借用高城的景觀比喻兩岸的景色。
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蘇轍深邃的思想和對自然景色的獨特感受。他以自己的隱逸生活為背景,表達了對自由自在、追求內心寧靜的渴望。詩中形容了自然景色的變幻和人物的心境,以及對歲月流轉的思考,給人以深深的思索與觸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