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姚道人二首 / 作者:蘇轍 |
西山學采薇,東坡學煮羹。
昔在建城市,豈復衣冠情。
朋友日已疏,止接盲趙生。
嗇智徇所安,元氣賴以存。
時於星寂中,稍護亂與昏。
河流發九地,欲挽升天門。
枉用十年力,僅余一燈溫。
老病竟未除,驚呼欲狂奔。
何日新雨余,得就季主論。
|
|
次韻姚道人二首解釋:
這首詩詞是蘇轍所作,題為《次韻姚道人二首》,描寫了作者與友人的交往和個人遭遇,表達了對友情和生活的思考。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西山學采薇,東坡學煮羹。
昔在建城市,豈復衣冠情。
朋友日已疏,止接盲趙生。
嗇智徇所安,元氣賴以存。
西山學采薇,東坡學煮羹。這里指的是作者與友人之間的不同選擇和興趣。西山學采薇,象征著追求自然和詩意;東坡學煮羹,則代表了追求現實和功利。作者認為自己曾經在建城市的時候,已不再有追求功名利祿的情懷。
朋友日已疏,止接盲趙生。作者感嘆與朋友之間的漸行漸遠,只與視力有障礙的趙生保持著接觸。這里反映了友情的薄弱和疏離。
嗇智徇所安,元氣賴以存。作者認為自己過于追求小聰明,只為了保全自身的利益而不顧大局。他認為自己能夠保持生命力的根本原因是因為保有一份淡然的心態。
時於星寂中,稍護亂與昏。河流發九地,欲挽升天門。枉用十年力,僅余一燈溫。老病竟未除,驚呼欲狂奔。何日新雨余,得就季主論。
時於星寂中,稍護亂與昏。這里描繪了社會動蕩和混亂的景象,作者在這個時代中保持著一份清醒的心智。
河流發九地,欲挽升天門。這句詩意蘊含了作者的抱負和追求。河流發九地暗示著作者的努力和奮斗,而欲挽升天門則表達了他希望能夠扭轉逆境,實現自己的理想。
枉用十年力,僅余一燈溫。老病竟未除,驚呼欲狂奔。這里表達了作者在時光的流逝中感到無奈和焦慮。他感嘆自己付出了十年的努力,卻只剩下一盞微弱的燈火。同時,他也感嘆自己的老病依然未能痊愈,內心充滿了無助和不安。
何日新雨余,得就季主論。這句表達了作者對于新的機遇和改變的期待。他希望能夠得到季主(指友人姚道人)的評價和指點,以獲得新的啟迪和幫助。
整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友情的思考和對生活的感慨。他認識到自己曾經追求功名利祿的心態已經改變,與朋友之間的聯系逐漸疏遠,同時也面對著年老疾病的困擾。然而,作者并沒有放棄,他仍然懷揣著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對友情的渴望。他希望能夠在逆境中找到新的機遇和改變,并期待著友人的指點和支持。
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刻的思考,展現了蘇轍對友情、生活和理想的思考和感慨。他以自然景物和個人遭遇作為意象,表達了自己對功名利祿的超越和對真正的內心追求的重視。詩中蘊含了對友情疏離、社會動蕩和個人困境的揭示,同時也表達了對希望和改變的渴望。整首詩詞既有現實的寫照,又有哲理的思考,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