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閘二首 / 作者:蘇轍 |
閘空非有礙,水靜為誰興。
開閉偶然異,喧豩自不勝,浮舟萬斛升。
岸搖將落木,魚困或投罾。
洶涌曾誰止,蕭條遠欲凝。
力爭知必折,少待亦何能。
一發臨流笑,微言早服膺。
|
|
放閘二首解釋:
《放閘二首》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放水閘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境遇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閘空非有礙,水靜為誰興。
開閉偶然異,喧豩自不勝,浮舟萬斛升。
岸搖將落木,魚困或投罾。
洶涌曾誰止,蕭條遠欲凝。
力爭知必折,少待亦何能。
一發臨流笑,微言早服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放水閘的景象為背景,通過描繪水閘的開放與關閉,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命運的思考和感慨。
詩的開頭兩句寫道:“閘空非有礙,水靜為誰興。”意思是水閘本身并沒有什么阻礙,水靜下來到底是為了誰而興起。這里可以理解為作者對于人生的疑問,即人生的起伏變化究竟是為了什么。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水閘的開閉情景,“開閉偶然異,喧豩自不勝,浮舟萬斛升。”水閘的開閉是偶然的,不可預測的,這種喧鬧和喧囂也是無法承受的,浮舟被升起。這里可以理解為人生的變遷和起伏是不可避免的,人們無法控制和承受這種變化。
接著的幾句寫道:“岸搖將落木,魚困或投罾。洶涌曾誰止,蕭條遠欲凝。”描繪了水閘開放時岸邊樹木搖曳,魚兒可能會被捕獲。水勢洶涌,卻沒有人能夠停止它,而荒涼之景愈發凝固。
接下來的兩句“力爭知必折,少待亦何能。”表達了作者對于人們力圖改變命運的思考。無論多么努力,都可能會折戟沉沙;而稍稍等待,又有何能改變呢?
最后兩句“一發臨流笑,微言早服膺。”表達了作者對于人生境遇的態度。在面對人生的起伏和變化時,作者選擇以微笑迎接,早早接受人生的安排。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水閘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于人生變遷的思考和對于命運的感慨。作者認識到人生的起伏是無法避免的,人們力爭也許會失敗,但在面對這一切時,作者選擇以微笑和接受的態度來面對。這種坦然和豁達的心境是作者對于人生智慧的體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