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家安國赴成都教授三絕 / 作者:蘇轍 |
垂白相逢四十年,猖狂情味老俱闌。
論兵頓似前賢語,莫作當年故目看。
|
|
送家安國赴成都教授三絕解釋:
《送家安國赴成都教授三絕》是宋代文學家蘇轍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垂白相逢四十年,
猖狂情味老俱闌。
論兵頓似前賢語,
莫作當年故目看。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轍對好友家安國的送別之情。兩人相識已有四十年,如今都已年老,曾經的豪情熱血已經消退。在討論兵事時,即使言辭慎重,也難以與前輩相媲美。詩人告誡家安國不要用曾經的目光來看待當前的事物。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蘇轍對友人的深情厚誼和送別之情。首句“垂白相逢四十年”,表達了兩人長久以來的交往,垂白表示年老,相逢則顯示了他們之間的長期友誼。接下來的兩句“猖狂情味老俱闌”,通過“猖狂情味老”一詞,揭示了兩人曾經的豪情熱血已經消退,年歲已經使他們的情感變得平淡。這種變化也是人生常態,暗示了歲月無情,人事已非。接著,詩人說“論兵頓似前賢語”,表達了在討論兵事時,自己的言辭已經不如前輩那樣犀利,也顯示了自己的謙遜之態度。最后一句“莫作當年故目看”,是蘇轍對家安國的忠告,告誡他不要用曾經的眼光來看待當前的事物,要適應時代的變化。
整首詩以簡練、明快的語言表達了歲月流轉、情感變遷以及對友人的關懷之情。它不僅反映了人生的無常和歲月的無情,也傳遞了一種對友情的珍惜和對自身能力的客觀認識。蘇轍以淡然的態度面對歲月的變遷,同時也給予讀者一種啟示,即應該隨著時代的變化,不斷調整自己的觀念和態度,不固守過去,以適應新的環境和挑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