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夕 / 作者:范成大 |
落梅穠李趁時新,枯木巖邊一任春。
尚愛鄉音醒病耳,隔墻時有賣餳人。
|
|
元夕解釋:
詩詞:《元夕》
落梅穠李趁時新,
枯木巖邊一任春。
尚愛鄉音醒病耳,
隔墻時有賣餳人。
中文譯文:
落下的梅花與盛開的李花爭相搶先迎接新的一年,
干癟的樹木在巖邊任春天來臨。
依然喜歡聽到鄉音來喚醒疲倦的耳朵,
隔著圍墻時不時傳來賣餳人的聲音。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宋代元夕的景象,以及對鄉音和傳統習俗的眷戀之情。詩人通過描繪落梅、盛開的李花和干癟的樹木,表達了歲月更迭、季節變化的意象。他仍然鐘愛家鄉的聲音,它們能夠喚醒他疲倦的耳朵。而隔著圍墻傳來的賣餳人的聲音,則使人感受到了節日的喜慶氛圍。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鄉音的敘述,表達了詩人對家鄉和傳統節日的深厚感情。落梅、李花和枯木等意象,展示了時間的流轉和季節的更迭,同時也暗示了人生的變化和不可逆轉的歲月。詩人通過對鄉音的贊美,表達了對家鄉的眷戀和思念之情,這種鄉音在元夕這個特殊的節日里,更顯得珍貴而有力量。隔著圍墻時傳來的賣餳人的聲音,給詩中增添了喜慶和熱鬧的氛圍,使讀者仿佛置身于元夕的歡慶之中。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自然的景物描寫和對鄉音的贊美,展現了詩人對家鄉和傳統文化的深情厚意。它既有對自然的觀察和感悟,又具有對家鄉鄉音和節日的獨特情感,給人以溫暖、親切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