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用前韻 / 作者:范成大 |
休論今昨總皆非,世味誠甘與我違。
蜀道雖如履平地,杜鵑終勸不如歸。
三冬自苦坐毛穎,一夢微官陪尉飛。
夜久南枝翻倦鵲,茫茫月白眾星稀。
|
|
再用前韻解釋:
詩詞:《再用前韻》
休論今昨總皆非,
世味誠甘與我違。
蜀道雖如履平地,
杜鵑終勸不如歸。
三冬自苦坐毛穎,
一夢微官陪尉飛。
夜久南枝翻倦鵲,
茫茫月白眾星稀。
中文譯文:
不必談論今昔,總是不同。
世俗的滋味實在與我相悖。
蜀道雖然如履平地,
杜鵑終究勸不如回家。
三個冬天我自苦坐著,毛發上生霜。
一場夢里微官與尉飛相伴。
夜深了,南枝上的鵲鳥也疲倦,
遼闊的月色下,星星稀疏。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詩人范成大所作,表達了詩人對世俗的厭倦和對歸家的向往之情。詩人認為現實世界的滋味與他內心的追求相悖,他不愿沉浸于世俗的瑣事和紛擾之中。蜀道雖然平坦如途,但詩人認為歸家才是最好的選擇。這里的蜀道可以理解為人生的旅途,而歸家則象征著心靈的安寧和歸屬感。
詩中提到的三冬自苦坐毛穎,一夢微官陪尉飛,表明詩人在官場中歷經坎坷和挫折,但這些功名利祿對于他來說并不重要,只是一場虛幻的夢境。他渴望回到家鄉,追求內心的寧靜和自由。
詩的結尾描繪了夜深時鵲鳥疲倦的情景,月色下星星稀疏,給人一種寂靜和遼闊的感覺。這種景象與詩人內心的追求相呼應,他渴望遠離喧囂,回歸自然,回歸內心的寧靜。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世俗的厭倦和對歸家的向往,以及對內心寧靜和自由的追求。通過對現實與理想的對比,詩人表達了對紛擾世俗的反思,呼喚了人們回歸內心深處,追求真正的自由和寧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