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虎丘范長老 / 作者:范成大 |
誰云簪紱坐成禽,亦漫為官漫好音。
身已備嘗生老病,心何曾住去來今。
一波不動月空照,萬籟無情風自吟。
持此東歸似同志,故應分我半山林。
|
|
寄虎丘范長老解釋:
詩詞:《寄虎丘范長老》
朝代:宋代
作者:范成大
誰云簪紱坐成禽,
亦漫為官漫好音。
身已備嘗生老病,
心何曾住去來今。
一波不動月空照,
萬籟無情風自吟。
持此東歸似同志,
故應分我半山林。
中文譯文:
誰說佩戴官位的人就能鳴禽,
同樣喜歡音樂的人也常常當官。
身體已經歷了生、老、病,
心靈是否曾停留在過去和現在?
月亮靜靜地照耀著無波的水面,
萬物聲音無情地隨風吟唱。
帶著這首詩東歸的人像是志同道合的朋友,
因此應該與我分享半山林的美景。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范成大寫給虎丘范長老的一首寄語之作。詩中表達了作者對官職和音樂的思考,以及對生命和心靈的感悟。
首先,詩中質疑了官職所帶來的榮耀和成就。作者說“誰說佩戴官位的人就能鳴禽”,意味著官位并不能使一個人成為真正有聲有色、有價值的人。同樣,喜歡音樂的人也常常當官,暗示了對官職乃至社會評價的懷疑。這種懷疑反映了作者對功利主義的反思,提醒人們不要過分追求權力和地位,而忽略了內心的追求和真正的價值。
其次,詩中描繪了生命的無常和時間的流轉。作者提到身體已經歷了生、老、病,暗示了人生的不可避免的經歷和衰老的現實。同時,作者問道“心靈是否曾停留在過去和現在”,表達了對內心是否能夠抵抗時間流逝的思考。這種思考呼應了佛教中的禪意,即追求心靈的寧靜和超越。
最后,詩中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對自然的贊美和對歸隱山林的向往。月亮靜靜地照耀著無波的水面,萬物聲音無情地隨風吟唱。這種描繪展示了大自然的寧靜與恢弘,也暗示了作者對山林幽靜環境的向往。作者將自然景色與內心的歸隱愿望相結合,希望能夠與志同道合的人分享半山林的美景,寄托了對自由自在、寧靜安詳的生活理想的向往。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對官職、生命和自然的思考,表達了對功利主義的反思和對內心追求的呼喚。展示了作者對自由、寧靜和山林生活的向往,傳遞了一種追求心靈自由與超越的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