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偶至東堂 / 作者:范成大 |
岸幘蕭騷雪滿簪,一閑真是直千金。
歸來栗里多情話,病后香山少醉吟。
久坐蒲團焦葉放,閑拖藜杖蘚花深。
饑時吃飯慵時睡,何暇將心更覓心。
|
|
偶至東堂解釋:
《偶至東堂》是宋代文學家范成大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戴上幘子,我獨自來到東堂,
寂靜無人,雪花滿滿地點綴著我的頭飾。
一時閑暇,我感到這真是無價之寶。
回到家中,我在栗樹下與親人暢談情意。
病愈后,我少了在香山醉酒的時光,
而是在那里少了幾分吟詠的樂趣。
久坐蒲團,焦了葉子已經散落一地,
我悠閑地拖著藜杖,蘚花深深地鋪滿了地面。
饑餓時吃飯,懶散時才會入眠,
我何時有空去尋找真心相伴的人呢?
詩意和賞析:
《偶至東堂》描繪了作者范成大在東堂的閑暇時光。詩中通過描寫景物和情感,展現了一種寧靜自在、恬淡寧靜的生活態度。
首先,詩中的雪花、栗樹、香山、蒲團等自然景物,以及幘子、藜杖等物品都是生活的細節,突出了作者生活在自然環境中的安逸和舒適。雪花、栗樹和蘚花等描繪了四時變幻和自然的美麗,而蒲團和藜杖則象征著閑適和悠閑的生活態度。
其次,詩中的情感表達了作者對家人的感情和對真心相伴的渴望。回到家中,在栗樹下與親人交談,表達了親情和家庭的重要性。然而,病后在香山少了醉酒和吟詠的時光,以及詩末提到的尋找真心相伴的心愿,暗示了作者對人際關系和真摯情感的渴望。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寧靜閑適生活的向往,以及對人情世故的反思。通過描述自然景物和個人情感,詩中體現了作者對家庭和真心相伴的珍視,并呈現出一種淡泊寧靜的生活態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