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夔門即事 / 作者:范成大 |
峽行風物不堪論,袢暑驕陽雜瘴氛。
人入恭南多附贅,山從夔子盡侵云。
竹枝舊曲元無調,麴米新篘但有聞。
試覓清冷一杯水,筒泉須自臥龍分。
|
|
夔門即事解釋:
詩詞:《夔門即事》
峽行風物不堪論,袢暑驕陽雜瘴氛。
人入恭南多附贅,山從夔子盡侵云。
竹枝舊曲元無調,麴米新篘但有聞。
試覓清冷一杯水,筒泉須自臥龍分。
中文譯文:
峽谷中行走,風景難以形容,炎熱的太陽和瘴氣交織在一起。
人們進入恭州南部,多有不必要的附加之物,山勢自夔門開始便漸漸占據云端。
竹枝上的舊曲調已經失去了原本的和諧,而新的麴米竹篘卻只是有所耳聞。
試圖尋找一杯清涼的水,筒泉必須自己找到臥龍崗來分取。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范成大在旅途中經過夔門的所見所感。夔門位于重慶市奉節縣,是長江三峽的一個重要通道,因其地勢險要而得名。詩中描繪了峽谷中的景色,以及炎熱的氣候和瘴氣的困擾。作者觀察到人們在恭州南部的附加物和負擔,而山勢則不斷向云端延伸。竹枝上的舊曲已經失去了原有的和諧,而新的事物卻只是聽說過而已。最后,作者希望能找到一杯清涼的水來解渴,但必須自己親自去筒泉臥龍崗尋找。
賞析:
《夔門即事》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夔門的景色和人情。詩人通過對峽谷風景的描寫,展示了大自然的雄偉和壯美,同時也表達了炎熱和瘴氣給人們帶來的困擾。詩中對人們附加物的描繪,映照出社會的種種繁瑣和無謂之物。山勢從夔門開始不斷延伸,象征著人們的負擔越來越重,無法擺脫。竹枝上的舊曲失調,反映了歲月更迭中的失落和變遷。最后,作者渴望一杯清涼的水,寄托了對自然純凈和寧靜的向往,同時也暗示了在現實中尋找真正的滿足和解脫的困難。整首詩寫景入情,意境深遠,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