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巖 / 作者:范成大 |
赤巖倚竛竮,翠邏森戍削。
岑蔚嵐氣重,稀間暑光薄。
聊尋大士處,往扣洞門錀。
雙撐紫玉關,中矗翠云幄。
應供華藏海,歸坐寶樓閣。
無法可示人,但見雨花落。
不知龍湫勝,何似魚潭樂?
夜深山四來,人靜天一握。
驚看松桂白,月影到林壑。
門前六月江,世界塵漠漠。
寶瓶有甘露,一滴洗煩濁。
捫天援斗杓,請為諸君酌。
|
|
中巖解釋:
詩詞:《中巖》
赤巖倚竛竮,翠邏森戍削。
岑蔚嵐氣重,稀間暑光薄。
聊尋大士處,往扣洞門錀。
雙撐紫玉關,中矗翠云幄。
應供華藏海,歸坐寶樓閣。
無法可示人,但見雨花落。
不知龍湫勝,何似魚潭樂?
夜深山四來,人靜天一握。
驚看松桂白,月影到林壑。
門前六月江,世界塵漠漠。
寶瓶有甘露,一滴洗煩濁。
捫天援斗杓,請為諸君酌。
中文譯文:
紅色巖石依靠著陡峭的山峰,蔥綠的樹木環(huán)繞著軍營。
藍天白云氣氛濃郁,夏日陽光稀薄。
我只是隨便找個地方,去敲打洞門。
兩根撐起的紫色玉門,高聳在翠綠的云幕中。
這里應該是供奉華藏海的地方,回到寶樓閣坐下。
沒有法門可以展示給人,只看到雨花飄落。
不知道龍湫的壯麗景色,怎能與魚潭的樂趣相比?
夜深人靜,山林四面圍繞,天空只能握在手中。
驚嘆松樹和桂花的潔白,月光灑在山林深處。
門前是六月的江水,世界顯得模糊不清。
寶瓶中裝滿了甘露,一滴就可以洗凈煩惱和濁氣。
伸手觸碰天空,援引斗杓,為各位傾酒。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山水境界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觀察和感悟。詩人以生動的描寫展示了巖石和樹木的景色,形容了蔚藍的天空和稀薄的陽光。他隨意找了一個地方,去敲打洞門,似乎在追尋某種法門的啟示。
詩中的紫色玉門和翠云幕給人以神秘和莊嚴的感覺,似乎是通向精神境界的象征。詩人提到華藏海和寶樓閣,表達了追求心靈升華和精神富足的愿望。
然而,詩人也認識到無法用言語來表達這種境界,只能看到雨花飄落。他對龍湫和魚潭的比較,暗示了人們對不同境界的感悟和欣賞有所不同。
夜晚的安靜和周圍山林的環(huán)繞,營造出一種寧靜和寂靜的氛圍。松樹和桂花的潔白,以及月光的明亮,給人以美好的感受。
最后,詩人提到了寶瓶中的甘露,象征著洗凈煩惱和濁氣的清凈之道。他希望能夠通過洗去濁氣和煩惱,達到心靈的凈化和解脫。
整首詩以自然景觀為背景,通過對山巖、樹木、天空和月光的描寫,展現(xiàn)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細膩觀察和感受。同時,通過對寶樓閣、華藏海和甘露的提及,表達了對精神境界和內心凈化的向往。
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通過對不同景物的對比和聯(lián)想,展現(xiàn)了作者對人生、境界和內心世界的思考。整首詩流暢自然,意境深遠,給人以靜謐和美感。
這首詩詞既展現(xiàn)了自然風景的美麗,又表達了對精神境界的追求,具有典型的宋代山水詩的特點。同時,詩中的意象和比喻也給讀者留下了一定的想象空間,讓人在閱讀中產生共鳴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