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卜算子 / 作者:范成大 |
涼夜竹堂虛,小睡匆匆醒。
銀漏無聲月上階,滿地闌干影。
何處最知秋,風在梧桐井。
不惜驂鸞弄玉簫,露濕衣裳冷。
|
|
卜算子解釋:
《卜算子》是宋代文學家范成大所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涼夜竹堂虛,
在一個涼爽的夜晚,竹子的小屋顯得空蕩蕩的。
小睡匆匆醒。
我剛剛打了個小盹,匆忙地醒來。
銀漏無聲月上階,
銀色的漏斗靜靜地掛在月亮的階梯上。
滿地闌干影。
地面上滿是窗欞的倒影。
何處最知秋,
我不知道秋天在哪里最明顯。
風在梧桐井。
風吹過梧桐樹,發出響亮的聲音。
不惜驂鸞弄玉簫,
我情愿不惜代價,來演奏驂鸞(指高貴的樂器)的玉簫。
露濕衣裳冷。
露水濕透了我的衣裳,感覺很冷。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涼爽的秋夜景象。詩人在竹屋中小睡,通過銀漏的靜默和月亮的光輝,喚醒了他的意識。地面上的闌干倒影和風吹動的梧桐樹聲音,增添了夜晚的幽靜和秋天的氛圍。詩人想尋找秋天的最佳體驗地點,但卻無法確定。最后,他情愿付出一切,以演奏高貴的樂器來表達自己的情感,然而他的衣裳卻被露水濕透,給他帶來了寒冷的感覺。
這首詩運用了簡練而富有意境的語言,通過描寫涼夜、銀漏、月亮、闌干、梧桐等元素,創造了一種寧靜而秋意盎然的氛圍。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他對秋天的思索和感受,以及對音樂和藝術的熱愛。整首詩以詩人的個人感受和情感為中心,展示了他對美的追求和對生活的熱情。這首詩既描繪了自然景物的美麗,又表達了詩人對情感和藝術的追求,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