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山羅漢贊十六首 / 作者:黃庭堅 |
八萬四千寶浮圖,不如一念心清凈。
惟此有相擅施福,三涂八難所依怙。
佛以一花示迦葉,笑中有刀世不解。
而以法盡付諸人,深藏寶骨待梅里。
|
|
南山羅漢贊十六首解釋:
《南山羅漢贊十六首》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八萬四千寶浮圖,
不如一念心清凈。
惟此有相擅施福,
三涂八難所依怙。
佛以一花示迦葉,
笑中有刀世不解。
而以法盡付諸人,
深藏寶骨待梅里。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南山羅漢的十六首贊頌。詩人通過描繪羅漢的形象和境界,表達了對佛法的敬仰和追求。詩中強調了內心的清凈和修行的重要性,將佛法的智慧與個人修行相結合,突出了心靈的凈化和提升。
賞析:
1. 詩人首先提到八萬四千寶浮圖,寶浮圖是指佛教中的羅漢圖像。通過這一描繪,詩人表達了羅漢眾多的形象和存在的眾多可能性,但他認為這些形象都無法與內心的清凈相比。
2. 詩句“不如一念心清凈”強調了心靈的凈化和修行的重要性,意味著內心的純凈比外在的形象更為重要。
3. 詩人認為只有通過內心的清凈修持,才能真正獲得福報和功德。他提到“相擅施福”,表示通過修行可以給他人帶來好處。
4. 詩中提到“三涂八難所依怙”,指的是生命中的痛苦和困難。詩人認為只有通過佛法的修行,才能擺脫這些痛苦和困難的束縛。
5. 詩句“佛以一花示迦葉,笑中有刀世不解”揭示了佛陀的智慧和禪宗的境界。佛陀通過一朵花示意迦葉,傳達了深刻的法義,但這種智慧對于世人來說往往是難以理解的。
6. 最后兩句“而以法盡付諸人,深藏寶骨待梅里”表達了詩人對佛法的傳播和傳承的期望。他希望佛法的智慧能夠傳給更多的人,并將其深藏于心,等待未來的梅里(指佛法的繼承者)。
這首詩詞表達了黃庭堅對佛法的崇敬和對修行的追求,強調了內心的凈化和修行的重要性。通過對羅漢形象和佛法智慧的描繪,詩人展示了對佛教思想的理解和追隨。整首詩篇簡練而深邃,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