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邢惇夫秋懷十首 / 作者:黃庭堅 |
王度無畦畛,包荒用馮河。
秦收鄭渠成,晉得楚材多。
用人當其物,不但軸與薖。
六通而四闢,玉燭四時和。
|
|
和邢惇夫秋懷十首解釋:
《和邢惇夫秋懷十首》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王度無畦畛,包荒用馮河。
秦收鄭渠成,晉得楚材多。
用人當其物,不但軸與薖。
六通而四闢,玉燭四時和。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不同朝代的人才和管理之道,表達了作者對治理國家的思考和對理想社會的向往。詩中提到了王度、包荒、秦收、鄭渠、晉得、楚材等人物和地名,以及六通、四闢、玉燭等象征性的詞語,這些都是在表達對社會治理和人才選拔的觀察和思考。
賞析:
1. 詩詞以對比的方式,通過列舉不同朝代的人物和地名,表達了作者對于歷史上不同時期的人才選拔和國家治理的反思。這反映了黃庭堅對于政治和社會現象的關注。
2. 詩中提到的王度、包荒、秦收、鄭渠、晉得、楚材等人物和地名,代表了不同朝代的人才和地域,暗含了作者對于歷史文化的了解和思考。
3. 詩詞中的“用人當其物,不但軸與薖”表達了作者對于用人的觀點。作者認為應該根據人才的實際能力和特點來合理安排其工作和職責,而不是僅僅按照一種固定的標準來評判和使用人才。
4. “六通而四闢,玉燭四時和”是詩中的象征性表達,暗示了一個和諧繁榮的社會狀態。六通指六通四達,即六通四海,表示國家疆域的廣闊和國力的強盛;四闢指四面擴張,表示國家疆域的邊界擴展;玉燭四時和則象征著國家社會的安定和繁榮。
這首詩詞通過對歷史和社會現象的觀察,表達了作者對于社會治理和人才選拔的思考和期望,以及對于和諧繁榮社會的向往。它展現了黃庭堅作為文人士子的思想境界和對于社會問題的關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