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邢惇夫秋懷十首 / 作者:黃庭堅 |
慶州名父子,忠勇橫八區。
許身如稷契,初不學孫吳。
荷戈去防秋,面皺鬢欲疏。
雖折千里沖,豈若秉事樞。
|
|
和邢惇夫秋懷十首解釋:
《和邢惇夫秋懷十首》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的作品。該詩表達了對名將邢惇夫秋天情懷的贊美和思考。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慶州名父子,忠勇橫八區。
許身如稷契,初不學孫吳。
荷戈去防秋,面皺鬢欲疏。
雖折千里沖,豈若秉事樞。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對邢惇夫秋天情懷的贊美和思考。詩中提到了慶州的名將邢惇夫和他的兒子,他們以忠勇著稱,橫跨八個區域。詩人黃庭堅贊美邢惇夫不追隨孫吳的學問,而是選擇了守護國家的重任。他們背負戰戈去防備秋季的侵襲,歲月的流轉使他們的面容皺紋加深,但他們的意志并未松懈。即使在千里沖鋒中折戟,他們仍然堅守自己的職責,不愿像樞機一樣居安思危。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邢惇夫秋天情懷的歌頌,展現了忠勇將士的崇高品質和精神風貌。詩人黃庭堅運用了簡潔而富有力量的語言,將邢惇夫的形象描繪得栩栩如生。他們以忠誠和勇敢著稱,為國家的安寧和民眾的幸福而奮斗。詩中的"荷戈去防秋"一句表達了他們日夜戍守,防備秋天的到來。面對歲月的流轉,他們的面容也逐漸顯現出歲月的痕跡,但他們的決心和責任感卻從未減退。詩人通過與孫吳學問的對比,強調了邢惇夫的選擇和他們的使命感。最后一句"雖折千里沖,豈若秉事樞"意味著即使在艱難困苦的戰場上受傷或犧牲,他們也愿意堅守自己的職責和責任,不圖安逸享樂。整首詩以簡潔有力的筆觸,凸顯了邢惇夫的英勇和忠誠,讓人對這位名將心生欽佩和敬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