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師厚病間十首 / 作者:黃庭堅 |
民生自煎熬,煮豆共萁爨。
居然忘本根,光陰不供翫。
藏山夜半失,烏合歸星散。
因病見不生,達人果大觀。
|
|
次韻師厚病間十首解釋:
《次韻師厚病間十首》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民生自煎熬,煮豆共萁爨。
居然忘本根,光陰不供翫。
藏山夜半失,烏合歸星散。
因病見不生,達人果大觀。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黃庭堅對社會現象和個人經歷的感慨。詩中描繪了民生的艱辛和辛勞,比喻為煮豆共萁爨,意味著人們在生活中不得不忍受煎熬。然而,人們卻居然忘記了自己的本根,不珍惜光陰,不去享受生活的美好。夜半時分,人們迷失了方向,彷徨不定,像烏合歸星散一般。因為疾病的緣故,作者無法再體驗到生命的美好,只能通過心靈上的感悟來認識達到大觀。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對社會現象的批判和對個人命運的思考。黃庭堅以平實的語言展現了民生的艱辛和辛勞,將煮豆共萁爨作為隱喻,生動地描繪了人們在生活中所經歷的苦難和煎熬。詩中的"忘本根,光陰不供翫"讓人深感思索,提醒人們要珍惜時間、回歸自我,不要迷失在紛繁的世事中。作者通過描繪夜半時分的迷茫和烏合歸星散的情景,進一步強調了人們在現世中的迷失和彷徨,以及對生命的反思。最后,詩人以因病無法體驗生命之美的境遇,表達了對生命的珍視和對達到內心境界的渴望。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社會和個人命運的描繪,表達了對人生的思考和對生命的珍視。同時,詩人巧妙地運用隱喻、對比等修辭手法,使詩詞更具有表現力和感染力。這首詩詞以簡潔深刻的語言,觸動人心,讓人對生活和命運產生思考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