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丙寅十四首效韋蘇州 / 作者:黃庭堅 |
昔公調鼎實,指顧九廟尊。
郡國富士馬,于今開塞垣。
誰能起公死,為國守北門。
|
|
丙寅十四首效韋蘇州解釋:
《丙寅十四首效韋蘇州》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昔公調鼎實,指顧九廟尊。
郡國富士馬,于今開塞垣。
誰能起公死,為國守北門。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對歷史上偉大人物韋應物的敬仰和思念之情,同時也融入了自己對國家和民族的關切之情。詩人黃庭堅通過描繪韋應物的事跡,表達了對他的崇敬和景仰,并希望自己能夠像他一樣,為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守護國家的北門。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韋應物的贊美和自己的自省,展現了作者對偉大人物的敬意和對國家的責任感。以下是對每一句的具體解析:
1. "昔公調鼎實,指顧九廟尊。"
這兩句描繪了韋應物的偉大事跡。"昔公"指的是古代的韋應物,他曾經在政治上有過重要的貢獻。"調鼎實"意指他在朝廷中擔任要職,具有實權。"指顧九廟尊"表示他受到尊崇,有權力指導國家重要事務。
2. "郡國富士馬,于今開塞垣。"
這兩句表達了詩人對當前局勢的憂慮。"郡國富士馬"指的是現在的國家,意味著國家富庶,馬匹強壯。"于今開塞垣"意指當前國家邊境的開放,顯示出國家的強盛和繁榮。
3. "誰能起公死,為國守北門。"
這兩句表達了詩人自己的愿望和責任感。"誰能起公死"表示希望有人能夠像韋應物一樣,為國家舍生忘死。"為國守北門"意味著守護國家的邊疆,保衛國家的安全。
整首詩詞通過對韋應物的崇敬和對國家未來的關切,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對自己的期許。它體現了黃庭堅對偉大人物和國家的贊美之情,同時也反映了他對自己責任和擔當的思考。這首詩詞充滿了愛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是黃庭堅為人民和國家奉獻的豪情壯志的抒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