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感春五首 / 作者:黃庭堅 |
鳥聲春漸長,煙雨春薄暮。
風光不長妍,如客暫時寓。
蕓蕓物爭時,天地有常度。
我行睹大河,黃流日東騖。
喟然欲乘桴,莽不見洲渚。
張侯但飲酒,無用恨羈旅。
十年富貴子,今作一丘土。
|
|
次韻感春五首解釋:
《次韻感春五首》是宋代詩人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鳥聲春漸長,
煙雨春薄暮。
風光不長妍,
如客暫時寓。
蕓蕓物爭時,
天地有常度。
我行睹大河,
黃流日東騖。
喟然欲乘桴,
莽不見洲渚。
張侯但飲酒,
無用恨羈旅。
十年富貴子,
今作一丘土。
詩意:
這首詩詞以春天的景象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人生無常的感慨。詩中通過描繪鳥聲漸長、煙雨薄暮等春天的景象,暗示著時間的流逝和春光的短暫。詩人將自己比作客居他鄉的旅人,暫時寓居于此,感嘆人生如夢、物事紛爭,而天地卻有恒定的規律。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用大河黃流快速東流的形象,表達了他心中急切的追求和渴望。他感嘆自己無法乘船渡過大河,無法看見彼岸的美景。而張侯(指張九齡,唐朝宰相)只顧享受飲酒的樂趣,不愿意受到旅途的困擾和束縛。最后,詩人以自己十年富貴的經歷,來對比現在只能作為一塊荒土的境況,表達了對逝去時光的遺憾和對富貴名利的淡漠。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春天的景象,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抒發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人生無常的感慨。詩人以自然景物的變化隱喻人生的短暫和無常,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對生命的思考。
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通過對比自然界和人生的不同狀態,凸顯了詩人內心的矛盾和追求。詩人渴望過河而無法如愿,暗示了他對于未知世界的向往和對自由的追求。而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張侯的飲酒和逍遙自在,這種對比凸顯了詩人內心的焦慮和對于境遇的困擾。
整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人生無常的感慨,以及對富貴名利的淡漠態度。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和對比的手法,詩人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詩詞具有了深刻的思想內涵和情感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