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起荊江亭即事十首 / 作者:黃庭堅 |
張子耽酒語蹇吃,聞道潁州又陳州。
形模彌勒一布袋,文字江河萬古流。
|
|
病起荊江亭即事十首解釋:
《病起荊江亭即事十首》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病起荊江亭即事十首
張子耽酒語蹇吃,
聞道潁州又陳州。
形模彌勒一布袋,
文字江河萬古流。
中文譯文:
張子耽喝酒時言談困頓,
聽說潁州又成了陳州。
形象如彌勒佛的布袋,
文字像江河流傳萬古。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黃庭堅身體不適時借題發揮的情景。詩中提到了張子耽(黃庭堅的朋友)在喝酒時說話結巴,以及他聽說潁州(黃庭堅的故鄉)又被陳州所取代。黃庭堅借此寫出自己的身世感慨,他將自己的形象比作布袋彌勒佛,而他的文字則象征江河,流傳至今。
賞析:
黃庭堅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自己的病狀和對故鄉的思念之情。他通過張子耽的形象,抒發了自己因病而感到困頓的心情。同時,他以潁州和陳州的轉變來象征人世間的變遷和無常。最后,他將自己的形象與佛教中的彌勒佛相比,以示自己在世俗紛擾中保持淡泊和超脫的態度。而文字被比作江河,流傳萬古,表達了黃庭堅對自己文學創作的自信和對傳世的期許。
這首詩詞雖然只有四句,但通過簡練的語言和意象的運用,傳達出了黃庭堅對病痛與世態炎涼的思考和感慨。它展現了黃庭堅獨特的寫作風格和對生命和文學的深刻思考,是宋代文學中的一首珍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