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叔父給事挽詞十首 / 作者:黃庭堅 |
更生苦訟石中書,宰掾非人欲引裾。
兩猾論兵幾敗國,同時御史更誰如。
|
|
叔父給事挽詞十首解釋:
《叔父給事挽詞十首》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對他的叔父,一位忠誠的官員,去世的哀思和對時局的憂慮。
中文譯文:
更生苦訟石中書,
宰掾非人欲引裾。
兩猾論兵幾敗國,
同時御史更誰如。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悲痛之情表達了作者對叔父去世的痛苦,同時也抒發了他對當時的政治局勢的憂慮。
首句“更生苦訟石中書”,表明作者對叔父的去世感到痛苦和惋惜。其中,“更生”指代叔父,意為“再也無法重生”,“苦訟”表示叔父一生辛苦勞碌,為國家忠勤事奉。“石中書”則是對叔父的一種贊美,暗示他是一位才華出眾的官員。
接下來的兩句“宰掾非人欲引裾”,表達了作者對現任宰掾(高級官員)的不滿和失望。作者認為這些官員并非真正忠于國家,而是追逐私利,不顧大局。“引裾”則意味著他們將要逃離責任和職位。
接下來的兩句“兩猾論兵幾敗國,同時御史更誰如”,表達了作者對朝廷內部的腐敗和爭權奪利的擔憂。其中,“兩猾”指代爭權奪利的官員,暗指他們的行為導致國家陷入危機。“御史”則是指監察官員,作者在這里質問,如果連監察官員都沉迷于權力紛爭,那么誰能真正維護社會秩序和公正。
整首詩詞通過對叔父的懷念和對當時政治現狀的憂慮,揭示了社會腐敗和政治動蕩的現實。黃庭堅以深沉的哀思和批判的目光,呼吁社會上的官員應該忠于職守,以國家利益為重,反對腐敗和權力的濫用。這首詩詞展示了黃庭堅在宋代文學中獨特的批評視角和對社會現實的關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