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石七三六言七首 / 作者:黃庭堅 |
幽州已投斧柯,崇山更用憂何。
且喜龔鄒冠豸,又聞張董上坡。
|
|
次韻石七三六言七首解釋:
《次韻石七三六言七首》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幽州已投斧柯,
崇山更用憂何。
且喜龔鄒冠豸,
又聞張董上坡。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黃庭堅的思鄉之情和對友人的問候。幽州指的是遙遠的地方,象征著離鄉別井的感嘆和無盡的思念之情。斧柯是指被斧頭砍過的樹枝,暗示著離鄉的苦難和艱辛。崇山則代表了高山險峻的環境,使得黃庭堅更加憂愁和思鄉。然而,詩中提到了龔鄒、張董等人,他們都是作者的朋友,他們的喜聞事跡使得黃庭堅的心情稍稍愉悅,也傳遞了友情和溫暖。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在離鄉之后的思念之情和對友人的關心。通過運用幽州、斧柯和崇山等形象的描繪,詩詞傳遞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憂傷和孤獨。然而,在這種憂傷之中,友情的存在也給予了作者一絲慰藉和希望。龔鄒、張董等人的喜聞事跡展示了他們在遠方的努力和成功,這為作者的心靈帶來了些許的歡愉和期待。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情感,情緒轉折自然流暢。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和友情的渲染,詩詞傳遞了作者對家鄉的思念和對友人的祝福之情,同時也展現了作者內心的復雜情感。這首詩在簡短的篇幅內展現了離鄉之苦和友情之美,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