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寅庵四首 / 作者:黃庭堅 |
未怪窮山寂寞居,此情常與世情疏。
誰家生計無閑地,太半歸來已白須。
不用看云眠永日,會思臨水寄雙魚。
公私逋負田園薄,未至妨人作樂無。
|
|
次韻寅庵四首解釋:
詩詞:《次韻寅庵四首》
朝代:宋代
作者:黃庭堅
未怪窮山寂寞居,
此情常與世情疏。
誰家生計無閑地,
太半歸來已白須。
不用看云眠永日,
會思臨水寄雙魚。
公私逋負田園薄,
未至妨人作樂無。
中文譯文:
不以為怪,窮山寂寞的居所,
這種心情常常與世間疏離。
有誰家的生計沒有閑暇之地,
太多的歲月已經使白發增多。
無需看云兒整日懶散地休息,
我會陶醉于臨水寄托兩尾魚。
無論公事私事都使田園變得薄弱,
尚未到達妨礙他人歡樂的地步。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的作品,以富有哲理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生活態度和對田園生活的思考。
詩人居住在窮山之中,這里寂寞而貧瘠,與外界疏離。然而,詩人并不因此而感到奇怪,他認為這種情感是常常與世界格格不入的。他覺得幾乎沒有人能夠擺脫生活的繁忙,擁有閑暇的空間。他自己也已經到了年老的階段,白發已經逐漸增多。
詩人并不需要整日仰望天空,觀賞云朵的變化。相反,他更喜歡思考、沉醉于臨水之旁,寄托他的思緒于兩尾游動的魚兒。這種安靜的思考和陶醉使他感到愉悅。
然而,詩人也意識到,無論是公事還是私事,都使得他的田園生活變得貧瘠。這里的田園已經變得薄弱,無法滿足他的期望。盡管如此,詩人并不認為自己的生活會妨礙他人的歡樂。
整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閑暇生活的向往和對塵世煩擾的疏離感。他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他對安靜和思考的追求。詩中沒有過多的修辭和華麗的辭藻,而是以平實的語言傳遞出深刻的內涵,展示了黃庭堅獨特的藝術風格和生活態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