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晁元中十首 / 作者:黃庭堅 |
楚宮細腰死,長安眉半額。
比來翰墨場,爛漫多此色。
文章本心術(shù),萬古無轍跡。
吾嘗期斯人,隱若一敵國。
|
|
寄晁元中十首解釋:
詩詞:《寄晁元中十首》
作者:黃庭堅
朝代:宋代
楚宮細腰死,長安眉半額。
比來翰墨場,爛漫多此色。
文章本心術(shù),萬古無轍跡。
吾嘗期斯人,隱若一敵國。
中文譯文:
楚宮的細腰已逝,長安的眉毛半遮額。
近來文人墨客之間,繁華燦爛遠超此景色。
文學(xué)作品本是一種心靈藝術(shù),卻難以在萬古流傳留下痕跡。
我曾期望遇到這樣的人,卻像隱匿在另一個敵對國家一樣。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黃庭堅寄給晁元中的十首詩之一。詩中通過對楚宮和長安的描述,表達了對逝去的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現(xiàn)實境遇的失望。楚宮細腰的形象已經(jīng)逝去,長安的眉毛也只剩下一半,這些都象征著過去的輝煌已經(jīng)消失或逐漸消逝。與此同時,詩人觀察到當時文人墨客的繁華景象,他們的作品充斥著濃艷多彩的色彩,似乎超越了過往的輝煌。然而,詩人認為這些文章雖然充滿了表面的繁華和燦爛,卻無法留下真正深入人心的痕跡,缺乏真正的內(nèi)涵和深度。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于一位理想中的人的期望,但這位理想中的人卻像隱匿在另一個敵對國家一樣,遙不可及。
整首詩通過對過去和現(xiàn)實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于時代變遷和文化衰落的感慨和思考。它既揭示了詩人對于過去時光的懷念,也批評了當時文人的功利和浮夸。此外,詩人對于真正有價值的文學(xué)作品的追求與現(xiàn)實的差距也在其中體現(xiàn),表達了對于文學(xué)創(chuàng)作的一種自省和追求。整首詩以簡潔的表達方式展示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給人以深遠的啟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