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上叔父夷仲三首 / 作者:黃庭堅 |
艱難聞道有歸音,部曲霜行璧月沉。
王春正月調玉燭,使星萬里朝天心。
頗令山海藏國用,乃見縣官恤民深。
經心隴蜀封疆守,必有人材備訪尋。
|
|
寄上叔父夷仲三首解釋:
《寄上叔父夷仲三首》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給出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艱難聞道有歸音,
部曲霜行璧月沉。
王春正月調玉燭,
使星萬里朝天心。
頗令山海藏國用,
乃見縣官恤民深。
經心隴蜀封疆守,
必有人材備訪尋。
詩意:
這首詩詞是黃庭堅寫給他的叔父夷仲的三首寄語之作。詩人在詩中表達了對叔父的敬愛之情,并對叔父在官場上的作為和品德給予了贊揚。
賞析:
黃庭堅在這首詩詞中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抒發了對叔父的敬佩之情。首句“艱難聞道有歸音”,表達了他聽聞叔父在困難環境下仍然堅守道義的消息,歸音指的是叔父的聲譽和名聲。接著,“部曲霜行璧月沉”,描繪了叔父在寒冷的冬天里奔波勞累的情景,璧月指的是寒冷的月亮,沉指沉重、沉寂。這兩句表達了叔父在官場上辛勤工作的形象。
接下來的兩句“王春正月調玉燭,使星萬里朝天心”,表達了叔父在春天的正月調動了國家最重要的資源,讓他的心意照亮了萬里,使星指的是叔父的才能和品德,朝天心表示叔父的心志高遠。
接下來的兩句“頗令山海藏國用,乃見縣官恤民深”,表達了叔父的才能和品德得到了國家的重用,縣官對百姓的關懷也得到了體現。詩人稱頌叔父在官場上的作為,表達了對他的贊賞和敬佩。
最后兩句“經心隴蜀封疆守,必有人材備訪尋”,表示叔父在邊疆地區勤勉盡責,保衛國家的疆土,詩人相信一定會有更多的人才被發現和培養。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是黃庭堅對他的叔父夷仲的贊頌之作,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對叔父在官場上的才能和品德的敬佩,并表達了對叔父未來更大成就的期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