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渡江 / 作者:黃庭堅 |
行渡江兮吾無舟,蕩蕩東注兮褰裳不可以游。
漁橫舟兮不即渡,敻萬里以在前兮無家反顧。
云翳翳兮雨凄凄,不濟此兮誰與歸。
行渡江兮我無楫,釋吾馬兮不可以涉。
嗟行路之難兮,援琴以身忘。
手不得於吾心兮,聲久抑而不張。
天涔涔兮又暮雨,不濟此兮吾歸何處。
|
|
渡江解釋:
《渡江》是宋代文學(xué)家黃庭堅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行渡江兮吾無舟,
我行渡江,卻沒有船只可用,
蕩蕩東注兮褰裳不可以游。
江水奔流東去,我褪下長裙卻無法暢游其中。
漁橫舟兮不即渡,
漁民橫臥在船上,卻沒有立即渡過江水,
敻萬里以在前兮無家反顧。
漂泊千萬里,只為前方無家可歸。
云翳翳兮雨凄凄,
天空陰云密布,雨水凄涼,
不濟此兮誰與歸。
無法渡過江水,又無人能與我一同歸去。
行渡江兮我無楫,
我行渡江,卻沒有槳可用,
釋吾馬兮不可以涉。
我放走了馬匹,卻無法涉水前行。
嗟行路之難兮,
哀嘆旅途的艱難,
援琴以身忘。
只能拿起琴來,以音樂來忘卻痛苦。
手不得於吾心兮,
我的手無法自控,
聲久抑而不張。
久久地壓抑著音聲不發(fā)。
天涔涔兮又暮雨,
天空陰沉沉的,又下起夜雨,
不濟此兮吾歸何處。
無法渡過江水,我將何處歸去。
詩意:
《渡江》通過描繪主人公在渡江過程中遭遇的困難和無奈,表達了作者對逆境中堅持不懈、奮發(fā)向前的精神追求。詩中的江水、雨水和無船可用的情景都象征著困難和障礙,而漁橫舟和釋馬則代表了作者的無奈與無力。盡管面臨困境和挫折,但作者通過彈琴來忘卻憂愁,展現(xiàn)出一種豁達、積極的心態(tài)。詩的結(jié)尾,通過天空的陰沉和暮雨的落下,強調(diào)了歸途的遙遠和未來的不確定性,使詩意更加深沉。
賞析:
《渡江》以樸實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nèi)心的掙扎和堅持,塑造了一個在逆境中堅韌不拔的形象。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象征手法,如江水、雨水和無船可用等,增強了詩歌的意境和表達力。援琴以身忘的形象描繪了作者通過音樂來排遣痛苦和憂愁的情感,體現(xiàn)了一種超越物質(zhì)困境的精神力量。整首詩意境幽遠而深沉,給人一種思考人生和面對困難的啟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