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淡山巖二首 / 作者:黃庭堅 |
去城二十五里近,天與隔盡俗子塵。
春蛙秋蠅不到耳,夏涼冬暖總宜人。
巖中清磬僧定起,洞口綠樹仙家春。
惜哉次山世未顯,不得雄文鑱翠珉。
|
|
題淡山巖二首解釋:
《題淡山巖二首》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黃庭堅。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去城二十五里近,
天與隔盡俗子塵。
春蛙秋蠅不到耳,
夏涼冬暖總宜人。
巖中清磬僧定起,
洞口綠樹仙家春。
惜哉次山世未顯,
不得雄文鑱翠珉。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黃庭堅所見到的淡山巖的景色和感受。他離開城市,來到淡山巖,距離城市約二十五里,與塵世隔絕。這里的天空清澈,沒有塵埃的濁氣。春天的蛙鳴和秋天的蒼蠅聲都無法到達他的耳中,這里的夏天涼爽,冬天溫暖,一年四季都宜人。在巖石中,僧人敲響清脆的磬聲,洞口邊綠樹蔥蘢,宛如仙家的春天。然而,黃庭堅感嘆說,可惜這座山并沒有在世人眼前展現出它的壯麗景色,他自己也未能以豪邁的文采來描繪出這座山的美麗。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淡山巖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山水的追求和向往。他離開塵世的喧囂,來到與世隔絕的淡山巖,享受寧靜與純凈。詩中的春蛙和秋蠅的形象,以及夏涼冬暖的景象,展示了這里的舒適和宜人之處。巖石中的僧人敲擊清脆的磬聲,洞口邊的綠樹,給人一種寧靜和神秘的感覺。最后,詩人對這座山的壯麗景色和自己無法表達的遺憾進行了吟詠,表達了他對文采的渴望和對山的景色的無限惋惜。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淡山巖的景色和詩人的感受,通過對自然的觀察和感悟,表達了詩人對寧靜、美麗和純凈的追求。詩中的對比和意象的運用,使得整首詩詞充滿了禪意和深邃的意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