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竹枝詞二首 / 作者:黃庭堅 |
浮云一百八盤縈,落日四十八渡明。
鬼門關外莫言遠,四海一家皆弟兄。
|
|
竹枝詞二首解釋:
《竹枝詞二首》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的作品。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浮云一百八盤縈,
落日四十八渡明。
鬼門關外莫言遠,
四海一家皆弟兄。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黃庭堅對人間世事的深刻思考和對人類共同命運的感悟。詩中以浮云、落日等自然景物為象征,通過描繪浮云的盤旋和落日的渡過,表達了人生的短暫和無常。而在這無常的背后,詩人又強調人與人之間的緊密聯系和歸屬感,無論身處何方,我們都是同一個大家庭的一員。
賞析:
黃庭堅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對生命短暫和無常的深刻認知。浮云盤旋一百八十圈,落日渡過四十八個時辰,形象地描繪了時間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暫。這種對時間和生命的感慨,使人產生對珍惜和把握當下的思考。
詩的最后兩句"鬼門關外莫言遠,四海一家皆弟兄"則強調了人與人之間的緊密聯系。無論我們身處何方,我們都屬于同一個大家庭,彼此之間應該互相關懷、團結友愛。這種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觀念,體現了黃庭堅對于社會和人際關系的思考。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感慨和思考,展示了他對人生和人類之間關系的獨到見解。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和抽象意象的運用,黃庭堅使詩詞充滿了哲理和思想深度,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