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樂壽縣君呂氏挽詞二首 / 作者:黃庭堅 |
剪髻賓筵盛,齊眉婦禮閑。
謂宜俱白發,忽去作青山。
大夢驚蝴蠂,何時識佩環。
哀歌行欲絕,丹旐雨斑斑。
|
|
樂壽縣君呂氏挽詞二首解釋:
《樂壽縣君呂氏挽詞二首》是宋代詩人黃庭堅所作的一首挽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剪髻賓筵盛,
剪去發髻,宴席熱鬧;
齊眉婦禮閑。
眉毛整齊,婦女們禮儀從容。
謂宜俱白發,
說應該一同擁有白發,
忽去作青山。
突然離去,化作青山。
大夢驚蝴蠂,
巨大的夢境驚醒了蝴蝶,
何時識佩環。
何時才能認識佩戴的玉環。
哀歌行欲絕,
悲傷的歌聲幾近消逝,
丹旐雨斑斑。
紅色的帷幔上滴落著斑斑雨點。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場送別場景,黃庭堅以挽詞的形式表達了對呂氏的告別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首先,詩人描繪了宴會的熱鬧場景,剪去發髻象征了告別的儀式。他指出,女性應該一同擁有白發,表達了對呂氏的祝福和對衰老的接受態度。接著,詩人又表達了對呂氏離去的突然和無常的感嘆,以蝴蝶驚醒的夢境形象來揭示生命的短暫和轉瞬即逝。最后,詩人以悲傷的歌聲和滴落的雨點來形容送別的場面,表達了他內心的哀愁和對呂氏的思念之情。
整首詩語言簡練而富有意境,通過詩人細膩的描寫和形象的對比,展現了人生的無常和歲月的流逝。詩中運用了剪髻、白發、青山、蝴蝶等意象,以及宴席、婦禮、佩環等文化符號,使詩詞更具藝術感和韻味。同時,詩人的感情真摯而深沉,透過挽詞的形式,表達了對呂氏的深深懷念和對生命的思考,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