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韓川奉祠西太乙宮四首 / 作者:黃庭堅 |
白髦下金神節,青祝攜御爐香。
百禮盡修亳祀,九歌不取沈湘。
|
|
次韻韓川奉祠西太乙宮四首解釋:
《次韻韓川奉祠西太乙宮四首》是宋代詩人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白髦下金神節,
青祝攜御爐香。
百禮盡修亳祀,
九歌不取沈湘。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宗廟祭祀的場景。作者觀察到宗廟中的白髦(指祭祀中的白色帽子)下方懸掛著金色的神像,青衣的祭司手持著御爐中的香煙。宗廟中進行了一系列繁瑣的禮儀,以充分恭敬地祭奠神靈,但并沒有選擇演唱九歌(古代祭祀時常用的一種歌曲)來祈求神靈的保佑。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宗廟祭祀的場景,展現了當時的風俗習慣和宗教儀式。下面對每個句子進行分析:
1. 白髦下金神節:
這句描述了祭祀儀式中神像的裝飾。白髦是祭祀儀式中祭司戴的帽子,下面懸掛著金色的神像,顯示了神圣莊嚴的氛圍。
2. 青祝攜御爐香:
這句描繪了祭司手持著御爐中的香煙。青祝指的是祭司身穿的青色衣袍,他們攜帶著散發著香氣的御爐,以表達敬意和祈禱。
3. 百禮盡修亳祀:
這句表達了祭祀儀式中進行了許多繁瑣的禮儀。百禮指的是各種各樣的儀式和祭品,修亳祀則意味著盡心盡力地進行祭祀活動,展示了對神靈的虔敬和敬畏之情。
4. 九歌不取沈湘:
這句描述了在祭祀儀式中沒有演唱九歌。九歌是一種古代的祭祀歌曲,用來祈求神靈的保佑和祝福。不取沈湘表示在這次祭祀中沒有使用九歌,可能是因為特殊的場合或其他原因。
整首詩詞通過簡潔的描寫展示了宗廟祭祀的場景,凸顯了對神靈的尊崇和敬畏,以及對傳統儀式的遵循。詩人黃庭堅通過細膩的觀察和簡練的語言,將讀者帶入了當時的祭祀儀式中,使人們能夠感受到那種莊嚴而虔誠的氛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