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黃斌老晚游池亭二首 / 作者:黃庭堅 |
岑寂東園可散愁,膠膠擾擾夢神游。
萬竿苦竹旌旗卷,一部鳴蛙鼓吹休。
雨後月前天欲冷,身閑心遠地常幽。
杜門謝客恐生謗,且作人間鵬鷃游。
|
|
次韻黃斌老晚游池亭二首解釋:
《次韻黃斌老晚游池亭二首》是宋代黃庭堅所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岑寂東園可散愁,
膠膠擾擾夢神游。
萬竿苦竹旌旗卷,
一部鳴蛙鼓吹休。
雨后月前天欲冷,
身閑心遠地常幽。
杜門謝客恐生謗,
且作人間鵬鷂游。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黃庭堅在一個安靜的東園中游玩的情景。他在這里可以散去憂愁,但也有些許喧囂打擾了他的神游之境。園中的竹林搖曳,旌旗飄揚,給人一種萬竿苦竹的景象。蛙聲和鼓樂此起彼伏,然而最終也停止了。在雨后,月亮還未升起之時,天空逐漸變冷。他的身體雖然閑散,心靈卻遠離了塵世的喧囂,常常陷入幽靜之中。他寧愿閉門不出,以免招來是非和譏諷,寧可在人間自在地游弋,如同鵬鷂自由翱翔。
賞析:
這首詩詞以黃庭堅獨特的筆觸描繪了他游覽東園的景象和內心感受。詩中通過對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在東園散步時的愉悅和愁緒的消散。詩人將竹林的景象與苦竹聯系在一起,形象生動地描繪了竹林的茂密和挺拔。蛙聲和鼓樂的描寫則增添了一絲生動和喧囂感,同時通過停止的描寫,也表達了瞬息即逝的美好。在詩的后半部分,作者以雨后夜晚的寒冷來映襯自己內心的寧靜和超脫。他喜歡遠離塵世的喧囂,享受寂靜的時刻。最后兩句表達了他寧愿保持獨處的狀態,不愿與人紛爭,寧可在世間自由自在地生活,如同鵬鷂在天空中翱翔。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詩人的心境和對自然的感悟,展示了黃庭堅的豪放和超脫情懷。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和自然意象的運用,他將自己的內心感受與外在的環境相結合,以簡單而有力的語言表達了對自由和寧靜的追求。這首詩詞在表達個人情感的同時,也傳遞了一種追求自由與超脫的人生態度,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