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聽崇德君鼓琴 / 作者:黃庭堅 |
月明江靜寂寥中,大家斂袂撫孤桐。
古人已矣古樂在,彷佛雅頌之遺風。
妙手不易得,善聽良獨難。
猶如優曇華,時一出世間。
兩忘琴意與己意,乃似不著十指彈。
禪心默默三淵靜,幽谷清風淡相應。
絲聲誰道不如竹,我已忘言得真性。
罷琴窗外月沈江,萬籟俱空七弦定。
|
|
聽崇德君鼓琴解釋:
《聽崇德君鼓琴》是宋代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月明江靜寂寥中,
大家斂袂撫孤桐。
古人已矣古樂在,
彷佛雅頌之遺風。
妙手不易得,
善聽良獨難。
猶如優曇華,
時一出世間。
兩忘琴意與己意,
乃似不著十指彈。
禪心默默三淵靜,
幽谷清風淡相應。
絲聲誰道不如竹,
我已忘言得真性。
罷琴窗外月沉江,
萬籟俱空七弦定。
詩意:
這首詩詞以月夜江邊為背景,描繪了崇德君在寂靜的夜晚彈奏琴曲的情景。眾人靜靜地聚在一起,輕撫孤零的桐木琴,感受古人的音樂遺風。詩人稱贊崇德君的琴藝卓絕,表示欣賞他的演奏是一種稀有的享受,如同珍稀的花朵在特定的時刻綻放一樣。
詩人說,當演奏者將自己的琴意與個人意愿完全拋棄,就像不用手指去彈奏一樣,只有心無雜念地專注于音樂,那才能真正領悟琴曲的內涵。內心的寧靜與禪意使他與自然相應,仿佛清風在幽谷中輕輕吹拂。
詩人認為,絲弦所發出的聲音不如竹笛那樣裊娜動聽。然而,他已經忘卻了言語,領悟到了音樂的真正本質。最后,他停止了彈琴,窗外的月亮沉靜地映照在江面上,萬籟俱寂,只有七弦琴的聲音依然在空中回蕩。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琴曲的演奏場景,表達了詩人對音樂的贊美和對藝術的思考。詩中所描述的崇德君的琴技高超,表現了對琴藝的推崇和對音樂才華的贊嘆。詩人強調了演奏者要達到無我境界,將個人意愿融入琴曲之中,以達到真正領悟音樂的境地。
詩人通過禪意的描寫,表達了一種寧靜與深沉的境界。他與自然相應,感受到幽谷清風的輕拂,暗示了他在音樂中找到了內心的平靜和與世界的和諧。詩人認為音樂是一種超越語言的表達方式,他已經超越了言語的限制,領悟到了音樂的真正內涵。
最后兩句表達了琴曲結束后的靜謐與寂寞。窗外的月亮映照在江面上,與琴音共鳴,而其他的聲音都已經消失。這種寂靜與空靈的氛圍給人一種超然的感覺,強調了音樂所帶來的獨特體驗和內心的寧靜。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琴曲的美妙和音樂的力量,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藝術和禪意的追求。通過對琴曲演奏的描寫,詩人傳遞了對音樂的贊美和對藝術境界的思考,同時表達了內心深處的寧靜與超脫。這首詩詞展現了黃庭堅對音樂和禪修的獨特見解,給人以深思和感悟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