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沖元真贊 / 作者:黃庭堅 |
冶百鏈之金,而中黃鐘之宮。
琢無瑕之玉,而成夜光之璧。
可用饗帝,可用活國。
師曠不世而無聞,韞櫝藏之而無悶。
士亦何得於山林,元勛而藎谷也故肥遯。
|
|
李沖元真贊解釋:
《李沖元真贊》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李沖元真贊
冶百鏈之金,而中黃鐘之宮。
琢無瑕之玉,而成夜光之璧。
可用饗帝,可用活國。
師曠不世而無聞,韞櫝藏之而無悶。
士亦何得於山林,元勛而藎谷也故肥遯。
中文譯文:
精煉了百條金鏈,堪比黃鐘宮殿。
雕琢出無瑕的玉,猶如夜光的璧。
可供獻給帝王享用,可用來振興國家。
像師曠那樣卓越而默默無聞,像韞櫝那樣隱藏而不感到厭倦。
士人怎能否定在山林中的修行,元勛卻在荒谷中得以自由遁逸。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種珍貴而卓越的品質,將金和玉作為象征,表達了作者對追求卓越和高尚品質的贊美。
首先,詩中提到的“冶百鏈之金”和“中黃鐘之宮”暗示了金的精制和鐘的高貴,表達了作者對于純金和高貴宮殿的贊美。這可以看作是對高尚品質和追求卓越的謳歌。
接下來,詩中提到的“琢無瑕之玉”和“成夜光之璧”,再次使用了寶石來比喻卓越品質。無瑕的玉石和夜光的璧都是稀世珍寶,象征著完美無缺和光明璀璨。
詩的后半部分引入了兩個人物,分別是“師曠”和“韞櫝”。師曠是一個不為世人所知的卓越人物,而韞櫝則是一個隱藏而不厭倦的人。這兩個人物的引入,進一步強調了作者對于卓越品質的贊美,無論是默默無聞的卓越,還是隱藏的卓越,都值得贊賞。
最后兩句“士亦何得於山林,元勛而藎谷也故肥遯”,表達了作者對士人的懷念和思考。山林是士人修身養性之地,而元勛則在荒谷中得以自由遁逸。作者思考士人是否可以享受到元勛的自由遁逸之境,表達了對士人命運和選擇的思考。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金和玉作為象征,贊美了卓越品質和追求卓越的價值。通過對師曠和韞櫝的描述,強調了卓越品質的重要性和多樣性。最后,作者對士人的思考,展示了對士人境遇和選擇的關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