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徐隱父宰余干二首 / 作者:黃庭堅 |
天上麒麟來下瑞,江南橘柚間生賢。
玉臺書在猶騷雅,孺子亭荒只草煙。
半世功名初墨綬,同兄文字直青錢。
割雞不合庖丁手,家傳風流更著鞭。
|
|
送徐隱父宰余干二首解釋:
《送徐隱父宰余干二首》是宋代黃庭堅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天上麒麟來下瑞,
江南橘柚間生賢。
玉臺書在猶騷雅,
孺子亭荒只草煙。
半世功名初墨綬,
同兄文字直青錢。
割雞不合庖丁手,
家傳風流更著鞭。
中文譯文:
天上的麒麟降臨下來,江南的橘柚間孕育出賢良之輩。
玉臺的書仍然充滿了古雅的風韻,孺子亭荒涼只有草煙。
半生追求功名,初次佩戴墨綬,與兄弟一同從事文字事業,直到青年時期才有財富。
割雞不需要庖丁的幫助,家傳的風流才更能展現鞭子的魅力。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送別徐隱父宰余干為主題,表達了對徐隱的贊美和祝福。詩中以天上的麒麟和江南的橘柚來比喻徐隱,說明他出生于賢良之家,有著出眾的才德和品質。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徐隱的學問和才華。玉臺書指的是徐隱的書籍,表明他的讀書趣味高雅。而孺子亭則是指孺子牛的故事,形容他的書房荒涼,只有裊裊的草煙,暗示他專注于學問而忽略了物質的追求。
下半部分的四句則描述了徐隱在官場上的成就和家傳的才藝。徐隱雖然擁有半生的功名,但直到成年才獲得了墨綬,說明他在官場上的晉升比較晚。同兄弟文字直青錢,表示他與兄弟一同從事文字工作,最終取得了一定的財富。
最后兩句則以割雞和家傳的風流鞭作比喻。割雞不需要庖丁的幫助,暗示徐隱的才華自成一體,不需要他人的指點。家傳的風流更能展現鞭子的魅力,說明徐隱在家族中承襲了優秀的家風和才藝。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對徐隱的贊美和祝福,同時展現了作者對徐隱才德和家族傳統的認可。通過比喻和象征手法,詩人刻畫了徐隱的風采和成就,展現了他在文學和官場上的輝煌。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徐隱的期望,希望他能在人生的道路上繼續努力,發揚家族的才藝和風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