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孟浩然畫像 / 作者:黃庭堅 |
先生少也隱鹿門,爽氣洗盡塵?;?。
賦詩真可凌鮑謝,短褐豈愧公卿尊。
故人私邀伴禁直,誦詩不顧龍鱗逆。
風云感會雖有時,顧此定知毋枉尺。
襄江渺渺泛清流,梅殘臘月年年愁。
先生一往今幾秋,後來誰復釣槎頭。
|
|
題孟浩然畫像解釋:
《題孟浩然畫像》是宋代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我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先生年少時隱居在鹿門山,清新氣息洗滌了塵埃的昏暗。
賦詩的才華真可與鮑謝媲美,雖然衣著樸素但不愧于公卿的尊貴。
親友私自邀請他在禁室里作詩,不顧忌地朗誦詩篇,即使有時風云感慨,但他仍堅信這不會辜負一寸的文字。
襄江一片遼闊,清澈的河流泛起無邊的憂愁。梅花凋謝,臘月年年重復帶來憂傷。
先生離去已有幾個秋天,那些后來者又有誰能像他一樣釣魚船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題孟浩然畫像為題,表達了對孟浩然的贊美和思念之情。孟浩然是唐代文人,也是黃庭堅敬仰的前輩。詩中描繪了孟浩然年少時遠離塵囂隱居在鹿門山的場景,他的清新氣息洗滌了昏暗的塵埃,展現了他的獨特個性和高尚情操。黃庭堅將孟浩然的詩才與鮑謝相提并論,認為他的才華不亞于這兩位當時備受推崇的文人。盡管孟浩然的衣著樸素,但他的品德和才華使他身份尊貴,不輸給那些位高權重的公卿。
詩的下半部分描述了孟浩然在私人場合受邀作詩的情景,他不顧忌地朗誦詩篇,毫不在意身份地位的差異。盡管他的作品時而受到風云變幻的感慨,但他堅信自己的詩才不會白費。整個詩篇通過描繪孟浩然的清高風范和堅持追求詩歌的信念,表達了黃庭堅對他的崇敬和敬仰之情。
最后兩句詩描述了襄江的景色和孟浩然的離去。襄江寬廣無邊,清澈的江水流淌著無盡的憂愁。梅花凋謝,臘月年年帶來悲傷。孟浩然已經離開了幾個秋天,詩人感慨后來的人又有誰能像他一樣在釣魚船頭上享受清雅的生活。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對孟浩然的敬仰和思念之情,同時展現了黃庭堅對詩歌追求的執著和堅定信念。詩中的山水意象和孤傲清高的人物形象與宋代文人的審美情趣相契合,表達了對高尚文化價值的追求和對過去文人的向往。
|
|